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马亚楠:做老百姓的“代言人”

  □本报记者  王薇

  2月28日,沿着蜿蜒的乡村公路,马亚楠来到位于昌吉市榆树沟镇牧业村的新疆助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场。“这两天春羔生产咋样?贷款顺利吗?”马亚楠一边向该公司总经理斯拉音·吐逊江询问,一边帮工人往食槽里添料。

  “湖羊‘两年三产六羔’,产羔率大大提高,我计划明年扩大养殖规模,存栏量达千只以上。”斯拉音·吐逊江看着活蹦乱跳、满地撒欢儿的羊羔信心满满地说。

  马亚楠是全国人大代表、昌吉州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兽医师。春节前后,她几乎每天都要到昌吉市周边的养殖基地里走一走,花大量的时间调研、探访、了解,把今年的建议准备得更扎实一些。

  全国两会临近,尽管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马亚楠还是抓紧最后的时间,忙着整理各类调研资料,完善建议,为参会履职做准备。

  “开会必调研,调研必建议,建议必说话,说话必说实话。”这是马亚楠对自己的要求。

  去年,马亚楠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作为新代表履职的第一年,她将重心放在新疆畜牧业发展上。

  马亚楠在两会上提出,支持新疆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将新疆列入肉牛增量提质试点省区,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重视,并在后续的政策制定中得到体现。

  “2023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工作中给予新疆倾斜支持;中央财政支持北方12个省份实施基础母牛扩群提质行动,将新疆纳入政策支持范围。”马亚楠说,要用好全国人大代表这个新身份,做老百姓的“代言人”,是她履职的初衷和使命。

  “繁忙、充实”,是马亚楠对过去一年履职工作的深刻感受。

  作为“三农”工作者,马亚楠一直十分关注新疆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状况。今年,她提出了《关于在新疆开展畜牧业养殖场不动产登记和抵押贷款融资试点》的建议。

  马亚楠说,养殖户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天灾、疫病等风险,极大地限制了新疆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积极探索新疆畜牧业不动产登记和抵押贷款政策,助力畜牧业蓬勃发展势在必行。”

  参加全国两会,马亚楠除了呼吁继续加大畜牧业金融性融资扶持力度外,还带了4个看起来是“不相关领域”的建议——支持准东第二条“疆电外送”直流通道落地建设、支持准东煤炭产能核增、支持新疆规划建设乌鲁木齐—昌吉国家绿色数据中心集群、加强新疆民用航空业发展扶持力度。

  这些建议覆盖面虽广,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件件事关新疆经济社会发展。

  为了准备这些建议,一年来,马亚楠深入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兵团第十四师二二四团昆玉市恒蔬无疆数字农业科创园、新疆油田吉庆作业区……为起草建议积累重要依据。

  马亚楠说,在调研中更深刻地理解了基层的实际需求,每一个方案都几经修改,确保建议能够更加精准地反映民意,更具操作性。

  踏着迎春的步伐,中国将如期进入“两会时间”。马亚楠即将赴京,带着人民的期盼和重托,积极建言献策、扎实履职尽责。对于新一年的履职,她满怀信心和期待。

  “我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农业农村领域。”马亚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从事农业农村工作10年,对农业、农村、农民有着深厚感情,“我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农网改造、畜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坚持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肩负起人大代表这份沉甸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