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薇、付小芳报道:3月7日,昌吉州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启动,全州各县市(园区)农业执法部门同步执法检查,以农资打假护农保春耕为抓手,强化市场监管,杜绝“假、劣、三无”农资产品流入生产环节。
“你好,咱们店里的农资都是从哪里进的货?我们看一下进货单。”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新疆全优农资交易市场的昌吉市国平种子经销部看到,一袋袋玉米种子整齐码放,负责人赵国平正在整理货品。听到州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人员询问,他向执法人员出示了相关票据。
“每年3月都是农资销售旺季,我们一定尽全力让农民朋友买得放心、用得放心。”赵国平说,去年11月起,他陆续购入了5个品种100吨玉米种子,现已销售了40%,能够满足广大农户的需求。
据悉,此次专项治理行动,全州农业执法部门紧盯农村和城乡接合部、种植养殖基地、农资经营集散地、互联网领域等重点区域,以种子、农药、肥料、兽药、地膜、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产品为重点,检查农资经营资质、进销台账等内容,排查假冒伪劣农资产品,严厉打击农资流窜销售和网络销售假劣农资、无证经营农资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农牧民用上放心农资。自2月以来,全州农业执法部门已检查农资市场7个、农资经营户225户,举办农资安全生产经营培训1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受理农民投诉5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均责令限期整改,未发现销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
当执法人员来到新疆宏昌源农资有限责任公司时,来自呼图壁县的棉花种植户张磊正在听该公司总经理魏新程讲解农药的使用方法。看到执法人员来检查,张磊说,“我今年种了500亩棉花,这两天正忙着准备农资。我在宏昌源买了4年的农药,这里品种齐全,质量有保障,价格也合理。”
魏新程告诉记者:“我们在昌吉市经营农资8年,面向全疆批发农药。农资打假行动让农资经营商户公平竞争,让伪劣产品无处遁形,让市场更规范,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在专项治理行动中,执法人员对经营户进销台账记录不全、经营种子未按规定进行备案等问题进行查处并当场责令限期整改,同时向经营者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督促引导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大家在购买农资时,一定要仔细查看防伪标识。”执法人员为购买农资的群众现场普及农业法律法规、假冒伪劣农资鉴别知识,提醒消费者,要形成自我保护意识,一旦发现假冒伪劣农资,可以拨打电话0994-2334860、0994-2345170,或向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进行投诉举报。
值得一提的是,农资线上打假也是今年专项治理的重要内容。昌吉州将组织开展农资打假“净网”行动,压实农资电商和平台主体责任,对易发频发的网络销售等隐蔽性较强的违法行为追根溯源。
州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农资执法科科长谭军说:“在接下来为期7个月的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中,全州农业执法部门将以确保粮食安全为底线,强化部门协作,创新监管手段,完善工作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净化农资市场,畅通放心农资下乡渠道,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为我州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