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茜、通讯员宋华敏报道:3月20日,记者从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昌吉高新区)获悉:年初,昌吉高新区为74家企业兑现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奖励资金2067.72万元。
2018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在特变电工智能电缆产业园数字化布电线车间,几个智能码垛机器人正挥舞着机械手进行码垛作业。今年,该产业园获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奖励资金353.7万元。
“昌吉高新区围绕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定位,出台了装备制造业招商引领专项优惠政策、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支持政策,从加快企业创新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引进培育、支持企业挂牌上市等方面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昌吉高新区创业创新投资服务中心主任张新介绍。
近年来,昌吉高新区从社会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等多方面入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制定《昌吉高新区招商项目联审工作管理办法》,减材料、减时限、减流程、减费用,推动建立高效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办结时限缩短了近50%。
张新介绍,昌吉高新区自成立至今始终把产业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命脉”,形成由装备制造等4个主导产业、电子信息等5个新兴产业、检验检测等6个服务产业构成的“456”现代产业体系。目前,昌吉高新区已引进市场主体236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