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马文杰:“带电超人” 向高而攀

近日,昌吉市三工镇110千伏昌牵线作业现场,马文杰上塔开展带电检修作业。 □本报记者 阿依加玛丽·列提甫摄

  □本报记者 阿依加玛丽·列提甫  通讯员 殷雪娟 祁世柱

  穿上屏蔽服、戴好屏蔽手套,爬高数十米,犹如“超人”一般踩在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上“把脉问诊”……这就是马文杰的工作日常。带电检修高压线路容不得半点差错,他一干就是14年。

  今年37岁的马文杰是国网昌吉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带电作业班班长。2009年10月,他大学毕业后进入公司工作。凭借一股拼劲儿和钻劲儿,他从青涩到成熟,一步步成长为带电作业班班长;从严格要求自己、练就一身技能到带好一个班组;从与高塔、输电线路结缘到十数年如一日的坚守,他始终前行。

  日前,昌吉州党委宣传部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昌吉好人”名单,马文杰获评敬业奉献类“昌吉好人”。他说:“既然选择这一行,就要把技术学透,要把安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守护好万家灯火,这才是我们带电作业人应该做的!”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马文杰和他的班组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间。“今天我要登上这座40米的塔,塔上操作空间小,干活时要特别小心,要接受心理和体力的挑战。”近日,马文杰和他所在的班组接到了昌吉市三工镇110千伏昌牵线引流板发热、温度过高需要带电检修作业的工作任务。

  经过紧张有序的各项准备后,马文杰和同事穿好屏蔽服,确认屏蔽服电阻导电性良好,系上安全带和传递绳,身负10公斤重的作业工具上塔。

  马文杰从事的带电作业是一项技术要求高、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的工作,整个检修过程高压塔不能断电,相比停电作业,带电作业加倍的风险性对安全距离、作业天气、人员防护及工器具的要求更严格、更精细,开展作业难度更大。

  “110千伏线路杆塔结构空间比较小,如果在作业过程中动作过大,或者是监视距离不满足要求就会发生单向接地,人身触电就会有危险。所以要全程严格保持与接地体、带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时刻控制动作幅度。”马文杰介绍道。

  马文杰所在的输电带电作业班是国网昌吉供电公司唯一一支110至220千伏的带电作业队伍,负责我州258条、6538公里的110千伏、220千伏输电线路停电、带电作业检修、应急故障抢修工作任务。“我们没有节假日,都是24小时待命,只要接到任务,就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马文杰说。

  从第一次攀登铁塔的紧张和害怕,到高质量完成一项项重要作业任务,多年来,马文杰勤于思考,始终保持高超的专业水准,他和班组累计开展带电作业293次、减少停电时长1758小时、消除输电线路缺陷2153条次,并完成多项线路验收工作,为昌吉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长期学习、钻研与实践,锤炼出了马文杰精湛的技艺。为了满足更加智能化的设备运维需求,提升电力保供质效,马文杰还组织成立了带电作业创新团队,带头开展新技术应用。

  “我们要保证绑扎线缠绕紧密整齐,确保绑扎点不发热。”临近午饭时,马文杰结束了室外的带电作业,又来到带电作业创新工作室忙碌起来。

  “他工作态度严谨,专业技能扎实,是我们全体成员的榜样。在日常工作中,他要求我们不能有丝毫马虎和敷衍,还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和技能传授给我们。”国网昌吉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带电作业班带电作业工周鸿泽对记者说。

  记者与周鸿泽交流得知,近年来,马文杰带领班组团队成功自主实施了无人机辅助开展绝缘软梯法等电位作业工作,他不仅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在节省了人力资源的同时间接降低了安全风险。一有时间,马文杰就会到工作室进行现场教学,结合班组成员的情况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督促青年员工提高技能水平。截至目前,他已培养出20多名带电作业专业人才。

  14年来,马文杰带领的班组先后荣获国网昌吉公司2016年度先进班组、2016年国网新疆公司企业文化示范岗、2018年国网新疆公司红旗班组、青年安全示范岗等集体荣誉称号,为新疆电力输电专业优秀班组建设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