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小芳 通讯员 王博
盛夏,漫步在昌吉市延安北路,道路两侧树木葱郁、花团锦簇、绿草如茵,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车辆,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今年以来,昌吉市延安北路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按照“织密服务外网,拓展治理内网”的原则,积极统筹各方资源,优化提升服务方式,延伸服务外网,在服务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持续发力,探索打造出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主、商户党群服务驿站为辅的红延印象街区,将高效治理和贴心服务融入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红延印象街区北起昌吉市宁边路,南至乌伊路,全长约1.6公里,覆盖延安北路沿线6个社区。该街区有商户275家,包括大型商超、餐饮小吃、服装鞋包、百货、药店等。地理位置优越,周边人流、车流量较大。
5月28日,记者在位于昌吉市延安北路的红延印象街区看到,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块醒目的红色标识牌,上面标注着“社区服务驿站”。记者随机来到一家挂着红色标识牌的商铺,一进门,店员就热情地招呼记者:“欢迎光临,请问您有什么需要,我能为您做点什么?”
记者注意到,在这家“粉你”爱心驿站的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充电器、便民工具箱、书籍等,一名店员热情地为记者端来热水,另一名店员向记者介绍说:“我们在服务顾客的同时,会为环卫工人、外卖小哥等免费提供热水以及饭菜加热等便民服务,群众只要有需求,我们就会提供帮助。”
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今年4月,昌吉市延安北路街道充分利用现有优势资源,不断延伸社区治理和服务的触角,通过街道社区搭台、商户居民参与等方式,将社区、居民、商户等有机连接在一起,编织以社区为主、网格为辅、商户加盟的街区全域服务“一张网”,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便民服务。
目前,昌吉市延安北路街道在辖区设立了28个社区服务驿站。根据商户经营特点,将党建、人文关怀等元素融入商业服务之中,如“警民同心”“睛彩视界”“粉你”“一路守护”等。这些社区服务驿站可为群众提供歇脚休息、免费茶水、手机充电、信息咨询等三十多项便民服务。
“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累了就能就近歇脚,渴了还可以到社区服务驿站喝口热水,手机没电了也能充电,这些暖心服务让我们幸福感满满。”昌吉市民王凤玉乐呵呵地说。
此外,昌吉市延安北路街道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在社区服务驿站张贴、摆放第三方服务二维码,群众只需扫码就可享受水电气购买、挂号就医、就业咨询等服务,还能及时了解房产销售、医保社保查询等资讯。该街道通过推行民生服务下沉,拓展社区服务驿站服务功能,实现政务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真正实现大事不出街区、小事不出网格。
昌吉市延安北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慧玲说:“我们街道积极搭建平台,整合多方资源,引导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不仅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而且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发展。今后,我们将以阵地共建、资源共享、服务共推等方式,把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大街小巷,力争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