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昌吉州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建阵地|吉木萨尔县:巧用“加减乘除” 擦亮“北庭枫桥”服务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党建引领“一根针”,串起基层治理“千条线”。今年以来,吉木萨尔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积极践行新时代的“枫桥经验”,推动各支力量直达基层,以打通基层治理和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共同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北庭枫桥”社会治理服务品牌。

  畅通民呼渠道

  做好高效治理“加法”

  “靠近北庭商贸城步行街的排污管堵塞,时常散发臭味。”最近,北庭商贸城步行街排污管堵塞的问题引起了居民的广泛关注,网格员付燕通过“每日巡”了解此事后,多次实地走访,积极与各方沟通,不到一周时间,就妥善解决了居民的困扰。

  这件事只是吉木萨尔县通过党建引领“北庭枫桥”社会治理模式,推动村(社区)问题解决的一个缩影。今年,吉木萨尔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各支力量直达基层,广泛征集民意、收集困难诉求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强化“一张网”实体化建设,发动1000余名专(兼)职网格员到群众中“每日巡、经常访、及时记、随手做、实时报”,做到群众心声由被动听到主动了解,将组织和人员链条延伸至基层末梢。持续优化“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行风热线、县长信箱、“庭”省事、都“庭”好、“庭”慧调、“12351”热线等平台,科学配备力量,畅通群众反映问题、表达诉求的渠道,实现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数据资源共享、多网联动、信息互通,全面收集群众困难诉求。

  拓宽响应渠道

  做好排忧解难“减法”

  吉木萨尔镇文化路社区居民李金波说:“在‘单元奶茶会’上,我们聚在一起唠家常,社区干部还为我们讲解惠民政策,作为社区的一员,能够为小区的建设建言献策,我感到非常自豪。”

  各方力量齐上阵,才能画出最大“同心圆”。吉木萨尔县积极发挥网格党组织直接面对群众的优势,建立县、乡镇、村(社区)三级代办服务体系,依托下沉力量组建代办员队伍,推行“自上而下派单、自下而上点单”接办模式,强化法治德治自治,激发村(居)民自治活力。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推行“单元奶茶会”、组织开展“村(居)民说事日”、党建联席和物业管理服务等近邻党建各类座谈会,探索施行预约制度和全程代办服务,在全县214个网格中设立代办点、服务点,实现群众享受家门口的“邻服务”。群众有反映,社区即回应,自“单元奶茶会”活动开展以来,协商解决关乎群众生产生活的种植养殖、物业服务、交通出行等400余件民生实事,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形成齐抓共管,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鼓励四治融合

  做好和谐社会“乘法”

  “北庭枫桥服务品牌运行以来,我们充分发动‘两代表一委员’、在职党员、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各支力量下沉走访辖区居民,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乡镇,实现90%的矛盾纠纷在社区化解,解决居民诉求从原来的单打独斗到现在形成多方联动,基层治理实现力量由‘散’到‘聚’、资源集‘零’为‘整’的转变,不断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吉木萨尔镇苇湖巷社区党委书记张永侠说。

  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的作用,紧扣民意热点,采取“专题讲座+以案释法+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法律宣传培训,面对面分析基层群众日常生产中常见的征地拆迁、纠纷调解、婚姻家庭等540余个问题。推行“站网一体化”,聚焦民生关切热点,引导群众“说事、议事、理事、晒事”,分享对小区、社区各方面建设、管理的建议。目前,共计组织召开1300余场次,参与群众1.8万余人次。

  建立组织体系

  做好作风整治“除法”

  “前几天才反映的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给你们点赞!”日前,吉木萨尔县北庭镇泉沟村村民牙合甫·牙生说,他把门前道路泥泞难行的情况向泉沟村村委会主任买苏提·吐尔逊反映,买苏提·吐尔逊接到电话后立马实地查看,多方协调,没多久,多辆大卡车拉来戈壁碎石料,将难行道路进行硬化处理。

  吉木萨尔县建立县直部门和乡镇、村(社区)联动“即办”体系,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快速落实响应,主动治理的《为民服务长效机制》,实现问题收集、分类处理、精准派单、高效办理、结果反馈的闭环式管理模式,督促各单位“揭榜挂帅”领办为民服务事项,公开晾晒领办成果,推动完成任务。

  吉木萨尔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斌介绍:“吉木萨尔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践行新时代的‘枫桥经验’,深化运用浦江经验、‘四下基层’制度,畅通群众困难诉求表达通道,构建群众困难诉求应答体系,健全群众困难诉求化解保障机制,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听民声、解民意、暖民心,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建立‘民呼我为’体系,推行‘北庭枫桥’服务品牌,让基层党组织真正帮助群众解决好各类问题,好事让群众受益,好人让基层干部来当。”

  今年以来,吉木萨尔县推行“北庭枫桥”社会治理服务品牌累计收集群众诉求3955件,其中收集意见建议49件,答复政策咨询类问题2313件,化解邻里矛盾、信访纠纷1593件,办结率和满意率达95%以上,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显著提升,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稿件由吉木萨尔县委组织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