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争先创优|木垒县照壁山乡:“党建+旅游” 绘出美丽乡村新画卷

木垒县照壁山乡万亩旱田观景台上,游客在拍照留念。□本报记者 巨海成摄

盛夏,游客打卡木垒县照壁山乡露营基地。□刘玉成摄

盛夏,俯瞰木垒县照壁山乡万亩旱田。□甄新福摄

  □本报通讯员  张倩

  近年来,木垒县照壁山乡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党建+旅游”的发展新路径。通过党建引领,按照“强村示范、抱团发展、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整合乡村资源,因地制宜提出务实举措,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推动村集体经济增收。

  照壁山乡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旅游发展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党组织设置,确保村党组织领导有力。同时,积极选拔一批有想法、有能力、有干劲的年轻村党支部书记,充实到乡村发展工作中,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同时,积极引导村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发挥主体作用。通过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意识和技能水平,让他们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参与者和服务者。

  照壁山乡与木垒县城发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紧密合作,成功转包“望山居”精品民宿经营权,有效解决了营销难题,转变了乡村旅游传统发展模式。此外,在万亩旱田观景台增设露天娱乐设施及6个移动式售卖亭,打造集美食、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夜间经济平台,激活“旱田夜间经济”。突出“彩色种植”,在农业公园核心区种植百合、雪菊、紫苏、草莓等特色农产品,大力发展“采摘经济”“花海经济”。

  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照壁山乡还注重文化传承。打造河坝沿村传统村落文化馆和平顶山农耕小镇主题馆,展示乡村的农业发展历程、耕作方式以及农具变迁等,不断丰富乡村文化的内涵;非遗塔合麦西热甫的演绎,生动地展现乡村的民俗风情和文化魅力,让游客深入感受乡村文化的独特韵味,为乡村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照壁山乡通过举办一系列文旅活动,将传统文化与旱田文旅资源相结合,在提升照壁山乡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同时,吸引了疆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