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廖冬云 通讯员 胡斌
近年来,为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昌吉市人民法院大西渠人民法庭和吉木萨尔县人民法院五彩湾人民法庭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强化联动机制、深化调解机制、优化服务机制,依托“枫桥经验”推动法治营商环境优化,将企业及辖区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司法服务,护航企业良性发展。
启动绿色通道
快速调解纠纷
近日,五彩湾人民法庭开通涉企“绿色通道”,并成功调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
原告系新疆某化工有限公司,被告系乌鲁木齐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双方签订多份买卖合同,后新疆某化工有限公司陆续向乌鲁木齐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支付货款,但被告未履行全部供货义务,尚有价值197471.2元的货物未交付。原告遂将被告诉至五彩湾人民法庭。
五彩湾人民法庭审查立案材料后发现,该案实则因乌鲁木齐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履行开票义务导致,但因合同中未明确开具发票,如果开具相应金额发票又会实际产生税金。承办法官牛文武与涉案双方建立微信群,经过释法析理,最终双方就税金负担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调解成功。
牛文武介绍,五彩湾人民法庭为涉企案件开通“绿色通道”,有助于快速处理涉企纠纷,减少企业诉累。近三年来,新疆其亚铝电有限公司、新疆国泰新华化工有限公司、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新疆神火铝电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的涉诉案件调解率达到88%以上。
一碗盖碗茶
心平气和解矛盾
大西渠人民法庭管辖的“三镇一乡两园区”,经济活跃,流动人口多,各类矛盾纠纷时有发生。该法庭推行“盖碗茶调解法”,在缕缕茶香中,双方当事人敞开心扉,心平气和地解决矛盾。
去年10月,昌吉市二六工镇一村民将自家房屋建房工程承包给李某。工程竣工后,房屋已交付使用,但房主仅支付了部分房款,剩余部分以房屋质量有问题为由拒绝支付,李某遂来到二六工镇司法所要求调解。
“要弄清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就需要支付高额鉴定费用做专业鉴定,但双方都不想出钱,这该怎么办?”二六工镇司法所工作人员感觉很棘手。
次日,二六工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将双方当事人带到大西渠人民法庭。庭长李思颖将提前泡好的盖碗茶端到双方当事人面前,他们一边啜饮盖碗茶,一边坦诚交流。李思颖向双方当事人详细分析了房屋质量纠纷可能引发、涉及的诉讼风险,之后又到涉事房屋进行现场勘查,反复向当事人讲清利害关系,告知当事人诉讼风险。
最终,双方同意从剩余建房款中扣除相应损失,该起纠纷成功化解。
2013年至今,大西渠人民法庭用“盖碗茶调解法”指导人民调解1034次,调解成功率达95%。
深入企业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着330余家大中小企业先后进驻,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驶入“快车道”。五彩湾人民法庭年受理案件超过1000件,且九成为涉企案件。
为更好地给企业提供司法服务,五彩湾人民法庭要求驻庭干警每两周深入企业1次,主动帮助企业化解涉企纠纷,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该法庭坚持更新《吉木萨尔县人民法院五彩湾人民法庭企业法务名册》,重点将园区大型企业和涉案较多的101家企业法务负责人的联系方式汇录成册,方便了企业之间的互通联系。目前,五彩湾人民法庭已发放法务名册600余册。
2023年8月17日,大西渠人民法庭依托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昌吉高新区)信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牵头成立诉源治理工作站,整合协调多方资源,明确法庭指导调解职责,优先引导各部门对园区纠纷应调尽调,诉前化解纠纷27起,追回农民工报酬400余万元。法庭还邀请昌吉高新区部门负责人及执法人员、特邀调解员、企业联合会成员到巡回法庭旁听庭审,参加典型案例分析会等活动,为其普及相关法律知识。
大西渠人民法庭和五彩湾人民法庭持续聚力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不断延伸司法服务,积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以实际行动依法护航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