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白仲珍、周静静报道:支模、砌石、铺筑混凝土……8月1日,笔者走进吉木萨尔县新地乡小分子村渠道修建项目现场,只见40多位村民头戴安全帽,手拿铁锹、钉耙正在施工,干得热火朝天。
新地乡小分子村渠道是吉木萨尔县今年以工代赈项目之一,总投资400万元,主要改建斗渠9条,总长5.976公里,新建节制分水闸128座、桥涵27座。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工程总量的60%以上。项目建成后,将满足小分子村3200多亩农田灌溉需求。
以工代赈是通过组织农村群众参与政府投资建设的工程获取劳动报酬,以取代直接赈济的一种帮扶政策。小分子村村民顾宗兰一边挖沟一边高兴地说:“干一天活能挣260元,在家门口打工能挣这么多钱,而且还能参与家乡建设,我很开心。”
“6月项目开工后,我就在这里干活了,通过培训和实际操作,我现在已经掌握了渠道砌筑技术,有了经验,以后在其他工地上也好找工作。”小分子村村民张磊笑眯眯地说。
像顾宗兰、张磊这样参与渠道修建的村民有40余人。截至目前,以工代赈项目累计发放劳务报酬共计50余万元。
新地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徐亮说:“我们通过实施以工代赈项目,不仅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也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有了一技之长,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户’,从‘输血式’向自我‘造血式’转变,为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