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任东升报道:近日,在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太平村土豆高产示范田里,土豆收获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一个个外观饱满、个头均匀的土豆从地里翻滚而出,铺满田垄,工人们忙着分拣、装袋、装车,一派丰收的景象。
东圣兴旺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韩启磊手捧土豆,冲着新疆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场技术员沈洪飞说:“我们今年种了230亩土豆,都是沃土5号和黑金刚,一亩地可产约3.8吨土豆。我们和乌鲁木齐市九鼎批发市场签了订单,价格每公斤1.2元,亩均纯收入1500多元。明年,要让更多社员种上原种薯,增产增收。”
泉子街镇种植土豆历史悠久,农民多采用自留种切块的方式连续种植土豆。由于自留种切块被细菌或病毒侵袭造成土豆产量降低,质量下降。为解决土豆品质退化的问题,2023年,泉子街镇和新疆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场开展冷凉山区土豆高产试验,推广“种薯健康+根际健康+免疫诱抗”的高效栽培技术,选用脱毒种薯,采用绿色高效农药拌种、植物免疫诱抗、全程机械化等技术,通过良种良法实现了土豆产业提质增效。
新疆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场技术员沈洪飞介绍,他们依托泉子街镇独特的自然条件,建立了土豆品种资源鉴定评价与试验示范基地,引进国内外土豆品种100余个,筛选出适合本区域种植的冀张薯12号、沃土5号、沃土7号、疆薯2号、黑金刚等高产优质新品种10余个。今年,韩启磊种植的沃土5号、黑金刚等品种的土豆获得丰收。“我种了200多亩土豆,亩产4吨以上,每亩增产800公斤以上,小土豆变成了增收致富的‘金疙瘩’。”他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