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刘华、姚金平、王惠报道:近日,在昌吉市三屯河灌区9.6公里站附近,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渠道分水闸和节制闸改造。该段渠道于9月1日动工兴建,随后进行了闸门基础开挖、混凝土浇筑等环节,同时还将配套更换水情监测系统。
“工程完工后,将更有效地进行水流监测与下游水量远程控制,为下游农田灌溉提供科学用水数据支撑。”昌吉市2024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技术员杜新云说。
同时,在昌吉市三屯河灌区21公里站三岔口渠道处,改造后的125米渠道笔直整齐,面貌焕然一新,该段渠道于8月下旬完成了施工任务,进一步提高了运行安全系数和测流精准性。“改造完成的渠道宽度为1米×1米,流量为0.8立方米每秒,大大提高了通水效率。”昌吉市2024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副经理冯小君告诉笔者,“改造完成后,渠道升流问题得到解决,流量测量更加准确科学。”
昌吉市2024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总投资270万元,其中80%为中央资金,20%为地方配套资金,项目于8月23日开工建设,内容为三屯河东干、西干渠道维修养护改造;对军民渠等7处计量点断面改造、更换一体化闸门3孔;对灌区现有水情监控和视频监控设施进行维修更换。
“该项目10月底完工投入使用后,可有效促进灌区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促进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灌区精准计量、调配、数字化远程测控功能;满足昌吉市水资源信息化管理应用需求,不断巩固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昌吉市水利管理站工程科工程师田林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