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夏鹏飞:让玛河石画大放异彩

10月18日,夏鹏飞正在创作石画作品。 □徐万里摄

  □本报通讯员  徐万里 张飞耀

  玛纳斯河发源于天山北麓,沿途有丰富的玛河石。这些不起眼的石头,经昌吉州玛河石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夏鹏飞的精心创作后,变成一幅幅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玛河石画,在天山南北大放异彩。

  10月18日,在玛纳斯县中华碧玉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夏鹏飞正在用毛刷清理玛河石画上的沉灰。眼前的这幅作品起名《虎啸山林》,是2003年夏鹏飞在玛河游玩时发现的,因纹理酷似白桦林和两只猛虎,夏鹏飞爱不释手。夏鹏飞说:“这块石头,先后做了30多个草稿设计,直到第三个月,偶然发现石头上的纹理像极了密林和老虎,突发灵感创作了这幅作品《虎啸山林》,得到了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

  今年51岁的夏鹏飞,出生于玛纳斯县,从小酷爱绘画,1997年毕业于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回到家乡,闲暇时便开始玛河石画创作。他的作品大多采用天山玛河石作为材料,根据玛河石的形状、质地、纹理进行构思,通过精巧的设计和绘画,给予石头新的生命,让普通的石头“活起来”。“玛河石质地坚硬,圆润壮硕,色彩丰富。历经河水冲刷磨砺的玛河石,讲述着岁月的变迁,山川河流的变化,非常适合石画创作。”夏鹏飞说。

  夏鹏飞还在乌鲁木齐开设了工作室,邀请石头绘画爱好者共同欣赏、切磋石画技艺。20多年间,他先后创作了《有凤来仪》《海上生明月》《鱼跃龙门》《小桥流水人家》等60多幅精品力作。2022年,他的部分作品在新疆美术馆、十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上展出。

  夏鹏飞说:“我从小生活在新疆,热爱这片沃土,希望通过玛河石画的创作,让更多的人认识新疆、了解新疆、爱上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