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銎斧
管銎斧,青铜时代的生产工具,1991年在木垒县四道沟遗址采集。长18厘米、銎高5.8厘米。昌吉博物馆收藏,国家二级文物。
青铜合范铸造,短管銎式斧,銎孔呈椭圆形,斧体柱状,柱状背有螺旋装饰。器物非常规整,棱角、纹饰清晰。管銎斧是北方草原带常见的一种生产工具,或认为是兵器。这类铜斧在新疆分布很广,阿尔泰山地、准噶尔西部山地以及沿天山一带都有发现。管銎斧主要发现于我国北方地区,不仅延续时间较长,而且不同区域出现的形制也有所不同,暗示着文化谱系和人群流动的意义。历经数千年至今保存完好的北方系青铜管銎斧更显弥足珍贵。
——铜矛
铜矛,青铜时代的战斗武器,1990年在木垒县征集。矛头呈柳叶状,起脊,管状銎,銎上有圆形穿,铸造加工。长12.7厘米,銎径2.5厘米。昌吉博物馆收藏。
从公元前二十世纪开始,昌吉州的先民进入了青铜时代,这一时期的居民保留着狩猎的传统经济,开始了饲养牲畜。马的饲养使得草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行国,走向了辉煌的游牧文明。反映到物质文化遗存中,出现了铜矛、青铜斧、铜马镳、铜马衔等青铜器,提高了游牧民族的战斗力,游牧民族传播了青铜文化,并且巧妙地利用了青铜器,完善了游牧生活方式,走上了游牧军事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