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薇
“神奇的种子天山下发了芽,开出了最美的花。古老的歌谣又叫醒耳朵,唤起云朵里的娃娃……”10月15日,在玛纳斯县玛纳斯镇的一片棉田边,一名汉子头顶秋阳,背靠棉田,正在敲击架子鼓并放声高歌。
树枝当鼓槌,铝锅篦子做镲片,架子鼓缠裹着胶带……尽管架子鼓粗糙简陋,他还是充满激情地表演,并乐在其中。这名汉子叫张宏远,是玛纳斯县玛纳斯镇二工村的农民。
2020年,张宏远在自家棉田里演奏自制架子鼓在网上走红,先后受邀参加了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江苏卫视《点赞!达人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频道2021年元旦特别节目《农民乐翻天》等节目,目前他的抖音账号拥有粉丝16万人,视频播放量5000多万次,点赞量过百万,他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棉花哥”。
10月10日,张宏远在抖音平台发布了他的新作品《新疆棉》,虽然没有专业的拍摄制像技术,没有高超的演唱技巧,也没有背景音乐等效果,但这首表达棉农心声的歌曲深受网友的喜爱,短短5天,点赞量达到5000,播放量20万次。
张宏远将《新疆棉》建立在两个主题上,一是豪迈宽广的音调,二是热烈欢快的说唱,增添了农村题材歌曲的时代气息,彰显出新农村的时代风尚,洋溢着清新的泥土气息。
“谁说棉花它不是花,它是世上最美的花,别看它的纤维小,千丝万缕最牢靠,它不再是一根细毛毛,它能把56个民族来拥抱。”谈及《新疆棉》说唱部分,张宏远说,“洁白如云的棉花编织着我们美好的生活,我用说唱的形式体现西北人豪放和淳朴的特点,唱出棉农的心声。”
今年54岁的张宏远,见证了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飞跃式发展。“以前种地,5亩地全家人伺候。现在我一人种植130亩棉花,北斗卫星定植、无人机植保、采棉机收获,今年我种的示范田,亩均产量超过500公斤。”张宏远说。
张宏远和乡亲们用艰苦劳动和辛勤汗水改变着家乡面貌,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他用歌声表达棉农对这个时代的自豪感:“看那雪山脚下五彩祥云照,万家幸福弹着棉花”“看那富贵之花,连天盖地雪无涯,新疆玉棉举世夸……”
《新疆棉》共有3段20多句歌词,张宏远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写成。他说,在生机勃发的农村新气象的浸染下,生活馈赠、人生阅历、感情积淀赋予他创作灵感。
说起《新疆棉》创作的缘由,张宏远笑着回答:“在做直播时,有网友说,‘棉花哥’,你种了半辈子的棉花,为什么不为我们新疆棉花写一首歌呢?所以我有感而发,写了这首歌。我想通过这首歌感恩家乡,赞美生活!”
张宏远从小就喜欢音乐,长大后每当劳作时就在地头唱上几句,后来他自学架子鼓,音乐成了他的“灵魂伴侣”。
在张宏远眼里,乡村的一草一木都有情,田野的一水一土都是歌。虽然他是一个农民,只有初中文化,却痴心音乐梦想。虽然他家境贫困,曾经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做生意,但生活的艰苦并没有阻止他圆梦的脚步。
如何把歌写出彩?张宏远说:“创作来自生活。”
张宏远创作的第一首歌《我的祖籍新疆》画面感十足,仿佛展开一幅乡村画卷:“茫茫的棉海它簇拥着村庄,金色的麦浪它是丰收的希望,美丽的牧场还有遍地牛羊,是传说中梦开始的地方,这是我的故乡我的祖籍新疆……”
在《忆中国》中,歌词鲜活接地气,爱国之情喷薄而出:“我想站立在最高的高山,我想化作长城一块砖,我想让花朵更加灿烂,放声欢呼‘我爱你中国’……”
从2021年起,张宏远先后创作的5首歌词,都在网上音乐平台发布。从中,广大网友看到了“美”“希望”和一颗拳拳赤子之心。
张宏远说:“我是‘疆四代’,见证了新疆棉花种植的发展历程。现在种棉花全程机械化,很轻松,让我有时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做直播,义务为家乡农产品代言;生产有机肥料,改善棉花地土壤;试种‘老汉瓜’,带着乡亲闯出致富路。我会坚持写歌唱歌,把家乡的好日子唱进歌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