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把便民服务 送进农庄牧场

  走进奇台县人民法院老奇台人民法庭的院子,迎面便看到一座粮仓式样的群众纠纷调解室。时下正值秋收季节,农区纠纷数量增多,这座“粮仓”便成了庭长贾维亮的日常办公地点。

  奇台县是新疆农业大县,农业人口众多。“我们法庭收案数量与农时紧密相关,春秋两季群众纠纷数量就会上升,涉及农资欠款、劳务合同等各种类型。”贾维亮说。

  老奇台人民法庭所在地名叫土圆仓村。顾名思义,当地农产富饶、仓廪众多,有悠久的筑仓屯粮历史。“我们把群众纠纷调解室建成粮仓的模样,就是为了让双方当事人在这里找到更多的生活印记,更便于情感的沟通。”贾维亮说。

  “贾法官,我的收割机被过路汽车剐蹭了,对方赔钱赔得少,这事怎么办?”

  这是贾维亮手头最新的一个纠纷案件。“讲法律、讲事实,同时还要讲人情、疏情绪,最好是使用群众的家乡话论是非长短,群众都明事理,做到相互理解了,纠纷也就没了。”贾维亮说。

  像老奇台人民法庭一样,近年来,新疆各级法院持续践行“抓前端、治未病”理念,扎实做好群众工作,努力在矛盾纠纷发生之初进行干预和化解,减少群众去法院打官司的“麻烦”。

  进村头、进牧场、进社区,司法为民的脚步从未停歇。新疆各地基层法院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将司法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以更接地气、更加便民的举措多元化调解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不断增强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满意度。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