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廖冬云
近日,记者来到吉木萨尔县大有镇广泉上村,只见河流两岸的杨树披上了银装,蔚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构成一幅美丽的初冬图景。吉木萨尔县公安局大有派出所广泉上村警务室就坐落于村头。广泉上村警务室辅警赵生俊和同事们一起守护着辖区的平安和谐。
今年50岁的赵生俊个头不高,不善言谈,质朴中透着热情,给人以值得信赖的印象。赵生俊是土生土长的广泉上村人,2012年,他成为广泉上村警务室辅警,因为地头熟、人头也熟,还擅长化解民间纠纷,他渐渐成了辖区村民最信任的人之一。通常村民遇到矛盾纠纷时很少报警,直接找他更能解决问题。
“赵警官,我家冬麦地里进了5匹马,这些马把麦子都啃了,这可咋办?”一大早,村民丁某来到警务室寻求帮助。赵生俊简单了解情况后,骑上摩托车跟随丁某来到现场。经了解,这5匹马是本村胡某的马,由哈某义务帮忙放牧,由于哈某的疏忽,马进入了丁某家的冬麦地。赵生俊把三人叫到一起说和,最终胡某愿意赔偿丁某经济损失费300元,并承诺以后会看管好马,杜绝此类事件再发生,矛盾就此化解。丁某说:“我们有什么矛盾纠纷,一般都不报警,直接给赵警官打电话反映,我们都很信任他!”
广泉上村有村民1100余户、3400余人,赵生俊平均每年要调解80起矛盾纠纷,怎样才能让村民心服口服?赵生俊表示,要用“真心”换“民心”。“我从小在这个村子长大,村里的百姓都是我的父老乡亲,他们找我是因为信任我,我不能辜负乡亲们对我的信任。”赵生俊说,“农村人没啥大矛盾,可能就是这家的牲畜进入那家的麦地,邻居之间因为鸡毛蒜皮的事儿吵架,夫妻之间闹点儿别扭……只要本着真心、公平、热情的原则,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
村民张某和何某家的土地相连,今年9月底,张某家的羊进到何某家的地里吃土豆,何某看到后拿起石头就要砸羊。张某以为何某要砸自己的妻子,不由分说地上去就把何某打了一顿。这下,何某不愿意了,找到赵生俊,“赵警官,你给评评理,张某的羊吃了我家的土豆,我要拿石头赶羊,他竟然把我打了一顿,你说他讲不讲理?”赵生俊赶紧把张某和何某叫到一起,给他们倒茶,然后劝道:“两个好兄弟,你们是‘地邻居’,你们的孩子也是好朋友。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不要因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这样,张哥你给何哥道个歉,你俩握手言和,行吗?”在赵生俊的耐心劝说下,何某和张某认识到了各自的错误,互相道歉后说笑着离开了。
面对疑难复杂的问题,赵生俊总是不厌其烦,用真诚叩开村民的心门、用耐心化解矛盾纠纷。2023年12月,村民牛某和媳妇吵架,牛某媳妇回娘家住了一年多,期间牛某去岳母家接媳妇和孩子回家,牛某媳妇表示如果没人帮忙照看孩子,她坚决不回家。无奈之下,牛某找到赵生俊帮忙。赵生俊陪着牛某一趟趟跑,一次次劝,直到第5次,牛某媳妇才心软。“你们看,孩子多想他爸爸,只要他爸爸伸手,他就让抱,这就是血缘啊,切也切不断。你们小两口以后要好好沟通,牛某也要多多体谅妻子操持家庭和照顾孩子的辛苦。”这一番话说完,牛某媳妇收拾好东西,跟着牛某回了家。后来,赵生俊多次去牛某家串门,得知一家人过得和和睦睦,才放下心来。
广泉上村人均土地较少,多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村里的孤寡老人是赵生俊最牵挂的群体。他经常去看望和帮助老人,帮他们买菜、买药、买电等,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今年65岁的村民何天仁患高位截瘫12年,由于孩子不在身边,买药、买电的小事都是赵生俊在操心。“这么多年来,只要我需要帮助,赵警官从不推托,总是及时回应,我特别感激他!”何天仁告诉记者。
谈起为什么对村里的老人这么关心关注,赵生俊说:“我父母早就去世了,这些老人是看着我长大的,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心里也高兴。”
扎根沃土,奋力耕耘。赵生俊怀着满腔热情和对人民群众的无限热爱,认真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默默守护着一方的安宁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