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呼图壁县秸秆地里放牧 农民牧民都说好

  本报讯  通讯员刘玉洁、张建华报道:入冬以来,呼图壁县牧民将牲畜“转移”到周边农区的秸秆地里过冬,让玉米地变成“牧场”,免去秸秆焚烧的污染的同时,玉米秸秆也成为牲畜的“加餐”,实现了农牧双赢。

  近日,在呼图壁县石梯子乡东沟村的玉米地里,成群的牛、羊、马悠闲地吃着玉米秸秆,宁静的田野变成热闹的“大餐桌”。每年秋收后,东沟村牧民木拉力·哈不哈克都在玉米秸秆地里放牧,用秸秆作为牲畜的补充饲料,大大降低了牲畜饲养成本。

  木拉力·哈不哈克说:“在玉米地里放牛,每亩地租金只要十元,降低了草料成本,还增加了我们的收入。”

  租田借牧对于种植玉米的农民来说,不仅省下了来年整地的费用,收了地租,还通过“过腹还田”自然转化牲畜粪便为肥料,改善了土壤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农业与畜牧业的良性互动。

  近年来,呼图壁县不断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力度,引导农牧民走出了一条“天然放牧+舍饲养殖+异地放牧”相结合的现代畜牧业发展道路,促进天然草原休养生息,推动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农民与牧民互利。今年,呼图壁县共有近十万头(只)牲畜到农区的秸秆地里借牧,借牧时间从9月下旬开始,持续到来年三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