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在菜籽沟醒来》阅读分享会在昌举行

作者段蓉萍的首篇文章曾在《昌吉日报》发表

  12月6日下午,昌吉新华书店庭州书城,与会人员和作家段蓉萍合影留念。

  □本报记者  阿依加玛丽·列提甫摄

  本报讯  记者阿依加玛丽·列提甫报道:12月6日下午,《在菜籽沟醒来》阅读分享会在昌吉新华书店庭州书城举办。本次分享会以“书香润昌吉·阅暖冬日”为主题,由昌吉州党委宣传部主办,昌吉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昌吉州作家协会承办,特邀读书爱好者共同分享、交流乌鲁木齐作家段蓉萍所著《在菜籽沟醒来》带来的感悟与思考。

  段蓉萍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古牧地纪事》《回望乾德》《在菜籽沟醒来》、短篇小说集《玉西布早的春天》《睫毛上的人》等。今年7月初,她创作的散文集《在菜籽沟醒来》入选“这里是新疆”丛书,并由新疆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共收录了27篇散文作品,细腻描绘了新疆的自然风光和多元文化,着重展现了新疆人民的本真情感。

  “世界上说不好的事情多了。比如这次来菜籽沟,我想睡土炕的心愿能否实现,就说不好。我知道沟里农户家里是有炕的……”在阅读分享会上,读书爱好者深情诵读了《在菜籽沟醒来》中的精彩篇章,6位著名作家品鉴分享了《在菜籽沟醒来》中的精彩片段,围绕该书的主要内容、写作特色、作品价值及影响等方面展开分享交流。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疆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刘乃亭表示:“段老师写的散文多样化,写的点非常多,时空随时调换,令人回味。段老师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整本书写到了很多生活情节,加上她真挚的感情,真正做到了形散神不散。”

  文学爱好者徐云平常喜爱阅读,是段蓉萍的忠实粉丝,也是《在菜籽沟醒来》的第一批读者。“这本书中有很多故事情节非常吸引人,我在书里能找到熟悉的地方和熟悉的人,有一种想跟随书一起去重游木垒的冲动。”徐云开心地说。

  “从我第一篇文章在《昌吉日报》发表,到如今的几万字的作品,写作的魅力莫过于能够用文字触动人心,引起读者的共鸣,能温暖他人,这就是我创作的价值。”段蓉萍分享了自己对文学和人生的感悟。她告诉记者,该作品开篇从木垒县菜籽沟村写起,就是想通过自己的笔把昌吉州乃至新疆各地的风物、动听的故事讲给更多的读者听,希望读者能从她的文字中认识真实生动、富有活力的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