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昌吉州全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典范地州系列报道之七

  12月9日,昌吉州第二中学学生在表演情景剧《信仰·青春》。□本报记者 何 龙摄

  昌吉市第五小学举办“开春第一耕”播种节活动。师生们来到学校“开心农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播种,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4月24日摄)。□本报记者 何 龙摄

  □本报记者  荷苒·马汗

  教育为民生之基。

  2024年,昌吉州锚定典范地州建设目标定位,大力实施教育优质均衡行动等“十大典范行动”,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一年,昌吉州第一中学新校区落成、11所公办幼儿园投用;做好挖潜扩容,新增优质学校7所,增加优质学位1万个以上;首批69辆中小学专用校车投入运营。

  这一年,昌吉州加强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全州目前共成立45个义务教育集团,覆盖城乡中小学校133所,县域内集团化办学覆盖率100%,交流教师594人。

  这一年,昌吉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接续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一十百千”工程,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一年来,昌吉州紧盯教育发展难点、群众关注焦点,加快教育资源补短提能、均衡促优,奏响教育高质量发展奋进曲。

  护航教育发展 强基固本

  在昌吉州要办好的2024年十件惠民实事中,教育优质均衡惠民排在第一位。

  11月5日,在昌吉市第十八小学,该校每间教室由原来的日光灯全部换为护眼灯,打开之后崭新明亮,灯光温和不刺眼。

  今年,昌吉州累计投入资金1477.2万元,完成97所中小学2317间教室护眼灯安装改造,超额完成原定护眼灯安装改造工作任务。

  为教育事业强基固本,是确保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2024年,昌吉州教育经费保障及项目建设有效落实。落实教育直达资金5.37亿元,推进48个教育系统工程建设,已完工19个项目,另29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5月15日,全疆首家地州级教育基金会——昌吉州育才教育基金会成立。截至目前,已资助学校12所、师生120名,资助金额近320万元。

  随着技术的进步,大力投入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保障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11月4日,昌吉州教育局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昌吉州中小学数字校园认定结果的通知》,42所学校被认定为2024年昌吉州中小学数字校园。

  目前,昌吉州在数字教育模式创新和在线教育实践等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果:全州149所中小学、169所公立幼儿园实现教育城域网接入全覆盖;升级改造昌吉州教育云平台,近半数教师常态化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学和教研活动;建成31个数字资源工作室,向昌吉州教育云平台上传7040多节优质课;建成学校、教师、学生三大教育基础数据库,幼、小、初入学服务系统接入昌吉政务“吉速办”“一件事一次办”模块,全州基础教育公办学校实现“不见面”“一站式”入学报名审批。

  福建省、山西省集聚多方资源,扎实开展教育援疆工作,结出丰硕成果。今年以来,昌吉州第二中学与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昌吉州第四中学与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昌吉市第一中学与山西省太原市外国语学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成立援疆教师工作室14个,援疆教师累计上公开课(展示课)126节,举办讲座40场次,师徒结对124对,帮助培训受援学校教师1300余人次。

  多措并举,多方助力,昌吉州教育事业根基日益扎实,发展步伐愈发稳健。

  共享教育福祉 均衡普惠

  昌吉州不断强化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通过实施集团化办学、强校提质行动等措施,有效促进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2020年初,昌吉市启动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工作,采取“龙头校+乡镇学校”“龙头校+弱校”“龙头校+新校”的集团化办学模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目前,昌吉州在全州范围内成立了覆盖133所城乡中小学校的45个义务教育集团,实现了县域内学校集中化、规模化、规范化办学,并在2024年新增优质学校7所,增加优质学位1万个以上。

  通过特色办学带动了学校发展方式、育人模式转型和教育品质的提升。截至目前,昌吉州已创建体育、艺术、科技特色学校48所。

  10月18日,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揭牌仪式举行,成为全疆第一所公办本科层次职业院校。近年来,昌吉州紧贴自治区、昌吉州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完成新增中高职专业17个,创建自治区品牌专业7个;大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启动申报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组建煤电煤化工、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6大职教集团,融合疆内外企业835家、科研院所12家、大中专院校30家,初步构建了政府主导、行业参与、校企深度融合的职教格局,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不断增强。

  2024年昌吉州建成投用11所公办幼儿园,新增3000个学位,学前3年适龄儿童毛入园率达到10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99.5%,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74.12%;新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教室)6个,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教室)总数达到23个,实现了县域全覆盖;昌吉州特殊教育学校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两头延伸”,健全15年一贯制办学体制,今年已增设学前部,计划于2025年增设职业高中部;拓宽课后服务渠道,组建无人机、魔方、机器人等社团2820个;2024年春季学期参与课后服务学生11.98万人,参与教师9481人,学生参与率90.37%。

  一系列有力举措,让昌吉州在教育普惠均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化教育改革 筑梦未来

  坚持“五育”并举,昌吉州各学校注重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全面发展。通过深化体教融合、加强劳动教育和科学教育、举办各类美育活动等措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近年来,昌吉州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今年,昌吉州7个自治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第二批试点项目按期结项;编印《昌吉州教育评价改革优秀典型案例汇编》;玛纳斯县获评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示范区,昌吉州第一中学等8所学校获评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示范校;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开展“县管校聘”改革试点工作,并创新探索出一些有益经验。

  昌吉州打破兵地界限,加强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系统的交流合作,搭建融合发展平台。全州137所学校与兵团137所学校结对共建、交往交流,各项活动惠及学生5.2万余人,兵地互派交流人员39人次,办理兵地学籍互转手续106人次。引进兵团六师五家渠市高级中学徐金凤老师成立昌吉州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开展教学交流、线上培训等教学教研活动,促进两地教学教研深度交流合作。

  昌吉州党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昌吉州教育局党组书记赵吉林说:“我们将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成才筑牢根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昌吉州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扎实工作,成功构建起从学前教育到职业教育、从基础教育到信息化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教育体系,实现了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双重飞跃,为昌吉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力建设典范地州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