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昌吉州中级人民法院举行“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 绘就司法为民新‘枫’景”新闻通气会

让人民法庭“治”在前端、“理”在基层

  人民法庭如何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司法服务如何更好向基层延伸?涉民生、涉企纠纷如何更高效解决?这场新闻通气会给出答案。

  本报讯  记者廖冬云报道:昌吉州辖区人民法庭围绕“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不断优化人民法庭职能定位,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持续推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和多元化解,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2024年1月至11月,昌吉州辖区人民法庭共受理各类案件6008件,同比下降18.57%。其中,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案件2120件;诉讼案件3888件,扣除财产保全等程序性案件287件,新收一审民事、行政案件3601件。这是2024年12月20日,记者从昌吉州中级人民法院“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 绘就司法为民新‘枫’景”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的信息。

  据介绍,昌吉州辖区有7个基层法院,法院下属共12个中心法庭,两级法院结合法庭特点,锚准人民法庭定位,发挥人民法庭“前哨站”作用,着力打造法庭品牌、调解品牌,推动各人民法庭深耕“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

  奇台县人民法院老奇台人民法庭在“老贾来了”的品牌基础上,升级打造“金麦穗好‘枫’景”法庭品牌,根据奇台县小麦种植历史悠久,涉麦矛盾纠纷多发现状,建立“小麦法庭”,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分析纠纷类型,确定人民法庭工作重点;结合人民法庭场地优势,打造“土圆仓”调解室、“金麦穗”调解室,通过微信调解、大棚调解、远程调解等方式实现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结合兵地融合优势,探索设立“枫桥式兵地融合法庭”,实现兵地交流互通,助力矛盾化解。

  吉木萨尔县人民法院五彩湾人民法庭把新时代红柳精神的培养作为人民法庭建设的“根”与“魂”,打造“红柳调解室”,将五彩湾人民法庭作为干警实训基地,新任员额法官在五彩湾人民法庭,挑战疑难复杂案件,不断壮大“红柳调解队”,深化“商事审判法庭”“优化营商环境法庭”专业法庭建设,从诉前到诉后全流程推进司法降本增效,以司法硬举措打造宜商暖环境,助力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昌吉市人民法院大西渠人民法庭根植传统文化,打造“盖碗茶”调解品牌,提炼总结“盖碗茶”十大调解法,将居民饮茶民俗融入纠纷调解,实现纠纷共治;统筹服务传统农业和企业经济发展,巩固提升“盖碗茶”调解效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做好服务。

  昌吉州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庭长赵瑞表示,今后,两级法院将继续深耕司法为民主责,拓展服务大局触角,推动各人民法庭从“一庭一品”向“一庭多品”转变,让小法庭发挥法治大能量,奋力创建具有昌吉特色的“枫桥式人民法庭”,推动人民法庭建设实现大发展,助推基层治理能力实现大跨越,促进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实现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