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扬法治之帆 为发展护航

——昌吉州两级法院服务保障“典范地州”建设综述

  □本报实习生  马军

  2024年,昌吉州两级法院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多措并举、协调发力,为全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典范地州,打造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坚实司法服务和保障。

  服务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行动

  “在‘石榴籽工作室’法官的耐心劝解指导下,我的案子还没有进入诉讼程序,就顺利地解决了,节省了我的时间和开支,我非常满意,感谢库尼沙法官为我们排忧解难。”近日,当事人布女士拉着法官库尼沙的手激动地说。

  2024年6月,在昌吉市人民法院“石榴籽工作室”,法官库尼沙反复和双方当事人沟通,普及法律知识,调和矛盾。经过释法析理,一场跨度10年之久的“争房”纠纷化干戈为玉帛。

  近日,木垒县人民法院福建援疆法官普法宣传队走进白杨河乡白杨河村,针对涉及农业农村的法律问题作专题普法宣传,将法治资源、法治力量与法治服务延伸至基层,把法律知识送到田间地头、每家每户,让“法治暖风”吹遍乡野田间,以法治之力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昌吉州两级法院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维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助推基层治理,持续向4个村派驻干警担任村第一书记;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7批次,覆盖群众310户,为各族群众办好事实事78件。

  服务保障科技创新赋能行动

  2024年8月,昌吉州中级人民法院、昌吉市人民法院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高新区工作站审理了一起商标权侵权纠纷案件。承办法官对当事人展开调解,并对侵权商家进行普法教育,同时建议商标权人选择溯源维权,从源头上制止其商标权受侵害的行为,更加有力地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

  去年,昌吉州两级法院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力度,与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常态长效对接机制,通过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和《知识产权研学审战略合作协议》,设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工作站”等方式,全面保护各类企业智慧创新成果,帮助各类市场主体协调解决知识产权申报、维权等各类法律难题。

  围绕服务保障科技创新赋能行动,昌吉州中级人民法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合议庭作用,优化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认真审理涉及专业商标、著作权、反不正当竞争等知识产权案件。截至2024年12月,审结知识产权类案件132件,推动企业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护航昌吉州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服务保障农业提振行动

  2024年4月,昌吉州中级人民法院就近4年来审理的1100余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纠纷进行专题分析,围绕部分基层组织存在的发包土地违反民主议定原则、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等6个问题,制发年度1号司法建议,得到了昌吉州农业农村局的积极响应,并据此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

  阜康市人民法院滋泥泉子人民法庭制发《关于规范行政村资金支付的司法建议书》,在服务保障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方面踏出重要一步。

  为进一步深化此类案件诉源治理工作,昌吉州中级人民法院与昌吉州农业农村局建立联席会议机制,从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通报纠纷情况、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等方面加强联动,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案件能够及时沟通、有效处理,并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创新方法,化解州域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助力乡村振兴。据统计,2024年1至10月,昌吉州两级法院依法高效审理涉农民事纠纷413件。

  2024年,昌吉州两级法院不断加强行刑衔接,推动源头治理,依法打击非法占用农用地施工、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进行非农业建设等毁坏耕地违法犯罪行为,守卫耕地保护红线,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依法打击制售假种子、假农资、假化肥等涉农资违法犯罪行为,着力确保粮食安全、餐桌安全。

  服务保障工业倍增行动

  为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2024年,昌吉州两级法院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强化联动机制、深化调解机制、优化服务机制,依托“枫桥经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将企业及辖区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司法服务,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聚焦园区内的企业增产增收以及高质效发展需要,阜康市人民法院在工业园区开展“诉调护航”行动,派驻人民调解员、法官、律师进驻工业园区调解室,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找准涉企纠纷潜在苗头,不断优化调处措施,提高调解能力和水平,切实将园区涉企纠纷“防于潜在、解于萌芽、化于无形”。

  2024年,昌吉州中级人民法院制定落实自治区高院《落实法治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方案二十条措施》任务分解方案,广泛开展走访调研、积极发布典型案例、主动制发司法建议。

  昌吉州两级法院充分发挥预重整转重整制度作用,集合援疆干部人才优势,高效推进破产审判工作,2024年1至10月,州两级法院督促审结破产清算案件22件,妥善处置企业评估资产12.1亿元,清理债权28.7亿元。

  昌吉州中级人民法院兼顾企业投融资需求,开具“预查废”证明7份,为地方银行保留恢复执行权利,提高坏账、呆账处理效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2024年,昌吉州两级法院聚焦煤炭煤电煤化工、硅基新材料、绿色矿业、沙戈荒新能源等产业发展,发挥园区法庭、法官工作室、巡回审判点作用,积极开展走访调研、普法宣讲、巡回审判,建立重点企业法务联系名录,适时发布风险指南、风险提示书等,对可能引发的纠纷提前预判、主动应对、严密防范,积极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及企业家人身、财产权益,助力昌吉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服务保障文旅融合提质行动

  “景区的安全保障义务有哪些?”“游客在景区发生纠纷该如何维权?”……在昌吉州各旅游景区,州两级法院干警围绕游客关心的人身、财产安全、旅游服务合同等法律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答,同时提示游客遇到纠纷可到巡回审判点寻求帮助。

  去年,围绕服务保障文旅融合提质行动,昌吉州两级法院与公安、文旅、司法、市场监督管理及景区管委会、旅游公司等部门单位对接,在天山天池、江布拉克、新疆农业博览园、康家石门子、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等国家4A级以上景区设立旅游巡回法庭,健全涉旅游纠纷案件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确保涉旅纠纷快速对接、快速调处、快速确认,尽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推动昌吉州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服务保障教育优质均衡行动

  2024年11月7日至8日,2024年自治区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总决赛在昌吉州举办,来自全疆14个地(州、市)的27支参赛队伍、300余名中职和高职院校学生参演、观摩。大赛以电信网络诈骗、校园欺凌等涉及青少年高发频发的典型案例开展现场模拟庭审,旨在加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教育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法治精神,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去年,昌吉州两级法院妥善处理教育机构责任纠纷案件,认真落实“八五”普法责任,选派31名干警在31所中小学担任法治副校长,通过法治讲座、模拟法庭、情景剧等形式,切实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由昌吉州两级法院干警组建的法治宣讲团,以儿童节和“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等重要节点为契机,常态化开展送法进校园、送法进乡村等活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送法进校园12场次,覆盖师生、家长1200多人次。深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与昌吉州妇联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深化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联动机制的意见》,健全家事纠纷多元化解、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心理疏导和回访监督等联动工作机制,切实保护青少年人身安全、心理健康。

  服务保障城乡面貌提升行动

  2024年,昌吉州两级法院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城乡面貌提升、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等方面,积极开展司法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昌吉市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案件一审实质性化解率达25%,行政争议调解中心诉前调解行政争议352件,帮助农民工调解欠付劳务费323万余元,有效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防范化解了群体风险。

  昌吉州两级法院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积极发挥行政审判职能作用,把能动司法贯穿行政审判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各县市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实质化运行,加强诉前及诉中案件及非诉案件调解,不断强化双赢多赢共赢理念,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工作。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昌吉州两级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政治与法治共融、审理与治理并重、平安与成长齐抓”,持续推进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典范地州贡献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