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茜
岁初重启,万物迎新。
1月9日上午,324名州人大代表,乘车前往昌吉州政务中心,参加昌吉州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
9时50分,昌吉州政务中心北门外。玛纳斯县建昌保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姜建昌下车后,整了整胸前的红色代表证,同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州人大代表一道,沿着政务中心北门台阶拾级而上,阔步走进会场。
过去和未来在这里交汇。在历史的坐标上,这次会议意义重大——今年是自治区成立70周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二楼多功能厅内,庄严的国徽在穹顶华灯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10时30分,大会开幕。昌吉州州长郑敏代表昌吉州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声声入耳、句句入心,日新月异的成就、求真务实的目标、坚定有力的举措鼓舞人心,汇聚奋进力量。
回顾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
昌吉州经济顶风破浪,稳中有进,持续向好态势不断巩固,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前行的步伐更加坚实。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疆前列,“典范地州”建设迈上新台阶。
从经济发展到全域生态文明,从城乡建设到乡村全面振兴,从保障改善民生到更好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新质新路新篇章,发展“大愿景”和民生“小目标”在这里交融。
这一年,农业提振,农牧兴盛——
主要粮棉作物单产提高8%以上,小麦百亩单产创全疆新高,制种面积突破百万亩。高产优质奶牛数量占全疆半数以上。
这一年,产业焕新,工业倍增——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600家、居全疆首位。光伏集群被列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疆电外送”683亿千瓦时、占全疆一半,为保障全国能源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这一年,文旅融合,活力迸发——
打响“新疆是个好地方·醉美最近是昌吉”文旅品牌,“千回西域”经典重现,五道垭旅游区、中华碧玉园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中国国际雪地排球邀请赛等文旅活动精彩纷呈。
这一年,蹄疾步稳,项目突破——
70个州级重点项目取得突破,12个百亿级项目加快实施,81个超亿元项目全面完工。西部南山伴行公路全面建成,S231昌五路、将淖铁路建成通车,准东三条省道改扩建、准东五彩湾通用机场等项目开工建设,奇台江布拉克机场建成通航,一批事关全州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全面竣工,更加有力地支撑了高质量发展。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17.3%,23个项目实现当年洽谈签约、当年开工建设、当年建成投产。
这一年,创新勃发,产业向新——
24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5项填补国内空白。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6家、达到277家,专精特新企业119家。柔性引进25名院士和专家,为科技创新注入高端智力支持。
这一年,深化改革,千帆竞发——
加快推进“一市两区”融合发展,昌吉市全面承接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管理职能,昌吉农高区、昌吉高新区聚焦主业、轻装上阵。深入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生育、入学等13个与群众生产生活、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事项实现“一次办”,居民身份证换领、不动产证办理等138项事项实现“免证办”。
这一年,联通四海,向外而行——
主动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中国(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打造全疆首个外贸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新培育外贸企业15家。积极赴周边国家开展“促交流、拓市场”经贸合作对接活动,成功签订了43个、9.27亿元的合作项目。乌拉斯台口岸五年来首次实现了规模化通关过货。
这一年,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天山北坡城市群昌吉州四县市优良天数增加55天、重污染天数减少58天。地下水水位变幅控制在合理区间。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5万亩,农田残膜回收率达到8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稳定在98%以上,高质量发展的“含绿量”不断提升。
这一年,城乡蝶变,民生改善——
建成11所公办幼儿园、4所中小学,新增学位10200个,州一中新校区建成投用。为2317间教室安装了护眼灯,103辆专用校车保障农牧区学生安全通行。州人民医院准东分院等8个项目开工建设,在全疆首创“一院多区”医共体管理模式、首推医保“按人头打包付费”支付方式。“便民药房”“夜间门诊”等10项“小而美”医疗服务惠及各族群众。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43个,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571套,完成农房抗震加固9130户。
政府工作报告字里行间,一组组数据串联起的非凡成就、一个个重大项目展示的自信自豪、一件件民生实事折射的为民情怀,深深印刻在代表心中。
面对新的一年,广集众智、广谋良策、广聚共识,“任务书”传递信心、催人奋进。
大会会场内,璀璨的灯光辉映着人大代表激昂的神情和鲜红的出席证。大会会场外,瑞雪如酥,新芽酝酿。
“政府工作报告客观总结了取得的成绩,是一份求真务实、提振信心的好报告。一组组数据、一条条举措,展示了全州的新成就、新样貌。这是一份高瞻远瞩的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政府工作任务,写清责任与担当。”姜建昌代表一边翻阅报告,一边圈出他心中的“关键词”。
“民意、民智、民声在这里汇集,思路、办法、路径在这里形成。这份2025年的‘任务书’很重,我们不仅要接力奔跑,更要加紧冲刺,以昂扬的工作状态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力求取得更好成绩。”郑向军代表干劲十足。
昌吉大地,孕育无限希望。蓝图绘就,更壮阔的征程已经开启;扬帆起航,更美好的未来就在前方。与会代表一致表示,将拿出超常规思维、超常规力度、超常规举措,拼非常之勇、担非常之责、下非常之功,塑造发展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