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茜 刘辉
新元肇启,云程发轫。
昌吉州两会正在进行中,经济增速、制造业、绿色转型、数字经济等内容备受关注,有关园区经济发展的提案议案也频频引发热议。
昌吉州拥有国家、自治区级产业园区9个,在新质生产力加持下,一个个园区汇聚若干产业,成为经济发展主阵地、主引擎。
在这里,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轨迹生动而清晰,在科技创新的澎湃活力中,一个个园区发展日新月异,涌动着打造新疆工业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的热潮。
精描细绘“集群底色”
在新疆工业园区的版图上,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准东开发区)是一个“有分量”的板块——
作为全疆首个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税收过百亿元的开发区,准东开发区已成为昌吉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工业经济对昌吉州的贡献率在75%以上。
2024年12月18日,昌吉州科技创新大会召开。2025年1月7日,昌吉州党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召开,吹响了产业园区的新一轮“进化”号角。
密集的节奏,彰显出昌吉州立说立行的决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推动‘十大产业集群’发展,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奋勇争先。2024年,准东和‘一市两区’纳入新疆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准东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推动煤炭清洁低碳高效开发利用。”州政协委员、准东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主管王志方介绍,近年来,准东开发区加快推进一批重点煤矿和电力项目建设,建成11座现代化煤矿。全疆4个国家级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中,准东开发区就占其二。建成30条“输煤走廊”,总里程达200公里,形成“产煤不见煤,送煤不见灰”的“空中走廊”布局。以“链”促链,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步伐更加坚实。
在位于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昌吉高新区)的新疆三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业机器人柔性应用示范基地,工作人员正在对企业与新疆大学联合研发的两款AI机器人进行系统调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打造新疆工业高质量发展样板区。我们围绕聚产业、强企业这个关键,将重点围绕发展铝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招科引智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州人大代表、昌吉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吕养旭表示。
以特色立园让活力满园
1月1日,在位于阜康产业园的新疆金象赛瑞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成品车间,一袋袋三聚氰胺经过下料、装袋、缝包等流程,源源不断“走下”生产线,随即装车运往海内外。
前几天,该公司签下价值5000万元的新年第一单。2024年,公司各类产品产量48万吨,产值12.5亿元,带动上下游消费20亿元。
一个园区如果没有龙头企业,就很难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回顾一年来的澎湃脉动,热浪在园区,动力也在园区。新引进的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产业带动力、市场竞争力的重大项目,带动了园区的热力蒸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聚力准东新引擎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在准东开发区,一座现代化工业新城正在加速宕开“拔节生长”的精彩一笔。
“我们将全面落实自治区支持准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按照整体部署,修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群发展、芨芨湖新城等规划,加快建设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谋划实施一批示范性、引领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大项目,积极布局北电南送通道,力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再创新高。”王志方表示。
在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昌吉农高区)新疆农业博览园内的未来农业科技馆,叶菜工厂生产示范单元里,叶菜如同一件件“产品”,通过机器人的操作,从发芽、生长到“出厂”,生长周期由原来的70多天缩短到25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昌吉农高区与西部农业研究中心一体化发展,延伸做强农业全产业链。按照部署,农高区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项目,强化农业科技集成创新示范,布局高产创建等试验示范点,突破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全疆智慧农业引领区,集中用好各类支持措施,推动良种良法良机良田与数字化有机融合,集成应用‘四情’监测、精准水肥药施用、智能农机装备、无人驾驶航空器和智能决策系统等技术,提高管收精准作业水平,构建棉花、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的数字化种植技术体系,支持打造一批智慧农业生产应用场景,以点带面不断拓展全州智慧农业应用范围。”州政协委员,昌吉农高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铭介绍。
“高新区要在昌吉州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找准园区发展的‘坐标系’与‘方位图’,依托园区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以延链、补链、拓链、强链为重点,引进一批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的项目,完善上下游产业链配套,推动新能源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促进产业高端化、绿色化、多元化发展。我们将推动高新区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一流领军企业,提升规模能级,力争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0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吕养旭表示。
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推进区域协同、城乡协调,在融合发展上奋勇争先。
“昌吉市聚焦‘一市两区’产城融合发展一体化、共同体指导意见,投入20多亿元对通联两区的道路、水电暖、园林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新建学校、街景游园、文体设施50多处,基础设施的服务保障功能不断完善,区域融合发展的潜能充分释放。”州政协委员,昌吉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王洪霞介绍。她建议,对标“一市两区”产城融合发展指导意见,在城市建设服务于产业发展的工作中,加强顶层设计,更新完善城市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强科学技术应用,推动城市管理智能化,进一步提升居民宜居宜业质量。
以优质服务为“点”,以要素保障能力为“线”,今年,昌吉州园区将如何“穿针引线”,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今年两会,州政协委员,新疆新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昌吉州福建商会会长林树营带来的是《关于筹划推进准东开发区至昌吉市轨道交通的建议》。“为破解制约准东发展的人力资源瓶颈和统筹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议筹划并建设准东至昌吉市轨道交通项目,实现准东至昌吉1小时通勤。”林树营表示。
2024年,新疆泰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000万元新落地的一个有机肥项目,从开工建设到投产历时66天,刷新昌吉农高区项目建设最快纪录。
作为全疆唯一一个国家级农高区,这里企业厂房林立,产品丰富多元,新产业链蓬勃兴起;这里发展欣欣向荣,农业科技、研发新品频频出圈;这里蝶变焕新加速,产业能级跃升,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汇聚……眼下,昌吉农高区围绕棉花纺织服装、有机果蔬加工、优质粮油加工、畜禽产品精深加工、智能农机装备制造、生物制造和种子七大产业,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入驻园区龙头企业达66家,一个锚定打造丝路智慧农业新标杆的农业园区正在加速崛起。
“好的营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更是吸引力。今年,农高区将围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聚焦蓄力高质量发展,把服务好企业、推动产业发展放在首要位置,推动办事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减跑动,开展增强服务、提高效率行动和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完善企业反映问题‘接诉即办’、闭环落实机制,以干部敢为、地方敢闯,带动企业敢干,让企业在园区充分被尊重、办得成事、兴得了业。”张铭介绍。
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园区是产业提能升级的集聚地。昌吉州着手园区改革,正是为了托举企业的发展。
回顾2024年昌吉州园区的进化升级,许多变化是紧贴企业的需求而推动的,各项工作聚焦企业所急所盼,为企业搭平台拓市场、聚资源引项目、降成本强保障,共同凝聚起发展的一股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