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常谊谊
今年是我第14次参加两会报道,14年光阴飞逝,但每次参加两会总有新感受。
“两会朋友圈”“两会新观察”“两会聚焦”“两会声音”“两会手记”“两会瞬间”“两会现场”……5天时间里,我和同伴们经历了无数次对话,记录了上百条代表委员的提案和建议,虽疲惫但斗志昂扬。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记者编辑上下齐心,共同努力,采用文字、声音、影像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客户端等多种媒介形态,全天候滚动向社会大众传递了2025年昌吉州两会新闻报道。
新一年,会有更多新举措、新政策、新事件,就像新年愿望,让人充满了期待。“拥抱新质生产力”“聚力构建电商人才矩阵”“加大力度扶持社区卫生服务站”“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农业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用科技创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破解民营企业发展难题”……2025年,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发出了更多的昌吉州好声音,相信在他们的推动下,在全州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更多的“良策”将变成“举措”,更多美好的梦想将照进现实。
作为媒体人,在经历一次次的对话、思考后,我们会整装再出发,奔赴下一场盛会,迎接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