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持续做好“玉”文章 擦亮“玉都”金名片

  游客正在挑选玛纳斯碧玉饰品。□徐万里摄

  本报讯  通讯员徐万里、臧紫萱报道:近年来,玛纳斯县全力做好“玉”文章,坚持把玛纳斯碧玉作为最具潜力的产业来打造,依托优质的玉石矿产资源,拓宽碧玉文化传播渠道,有效推动了碧玉产业的发展。

  近日,国家级碧玉鉴赏大师余鸿奇正忙着清理天蓝色碧玉,准备发往疆内外市场。天蓝色碧玉质地细腻油润,犹如蓝宝石,极为罕见。2009年,天山北坡玛纳斯碧玉矿带首次发现天蓝色碧玉,因其稀有、产量低,很少在市场上流通。余鸿奇说:“在历史文献中,对玛纳斯高档碧玉也有描述,就是‘蓝靛者为最上乘’。普通的玛纳斯碧玉手镯,同等规格的可以卖个几千或上万元,天蓝色碧玉能卖到几万,甚至十几万元。”

  玛纳斯碧玉产于玛纳斯县南部山区天山北坡雪线一带,历史悠久,色彩碧绿通透,硬度、韧性较高,可加工性好,适合制作装饰品、把件、器皿和大型雕件,是我国玉雕行业理想的原材料。在碧玉商户贾文宏的店里,大型雕刻作品《锦绣山河》格外引人注目,山川、仙鹤、松柏等元素栩栩如生,仿佛一幅壮丽的山河画卷。贾文宏说:“《锦绣山河》这件作品采用玛纳斯碧玉精雕而成,耗时两年,原材料约1.7吨,雕刻成品800公斤左右,2015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荣誉奖,估值约980万元。”

  2011年,玛纳斯县获得“中国碧玉之都”荣誉称号,为打响“天山金凤凰 碧玉玛纳斯”这张城市名片,该县规划、建设了碧玉文化产业园——中华碧玉园,该园集碧玉文化展示、加工销售、精品鉴赏、产业带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为当地碧玉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

  与此同时,2015年7月,玛纳斯县人民政府还与故宫博物院签订故宫博物院藏清宫玛纳斯碧玉文物复制协议,1:1复制了6件故宫博物院玉器珍品,全部采用玛纳斯碧玉原料。玛纳斯县工艺美术协会会长赵刚说:“每一件作品都带着唯一的编号,是独一无二的碧玉精品,这一系列复制的玉器珍品,也成为了玛纳斯县的文化新名片,吸引更多人关注和了解玛纳斯的碧玉文化和发展历史。”

  近年来,该县以玛纳斯碧玉为媒,逐步推动集玉矿开采、玉石加工、碧玉销售、碧玉投资、旅游观光及中华碧玉园管理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走向正轨,进一步擦亮“中国碧玉之都”城市名片。赵刚说:“目前,玛纳斯碧玉产业从业人数约2000人,从事玉雕、玉石经营的商户有200多家,2024年,玛纳斯碧玉销售额约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