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昱骅 通讯员 贾佳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阖家团圆之时,餐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亲朋好友围坐在一起,共享欢乐时光。然而,在这喜庆氛围中,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等状况很容易出现,给肠胃增添不少负担。怎样在尽情享受美食的同时,呵护好肠胃健康呢?记者为此采访了昌吉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辛晓梅,用“六招”让大家打好保“胃”战。
一招:合理搭配 营养均衡
辛晓梅强调,春节期间,餐桌上大鱼大肉居多,但为了肠胃健康,荤素搭配至关重要。蔬菜富含膳食纤维,能有效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预防便秘。她建议,每餐蔬菜的摄入量应占餐食一半以上,像西兰花、菠菜、芹菜、胡萝卜等,采用清炒、凉拌、蒸煮等健康烹饪方式最佳。同时,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也不可或缺,比如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奶制品等,这些都是身体修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营养素。
在主食选择上,别只依赖精细米面,适当增加粗粮比例,像玉米、燕麦、糙米、红薯等,粗粮中的膳食纤维可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对控制血糖和体重有益。
二招:饮食有度 避免暴饮暴食
春节期间美食诱惑多,很多人不知不觉就会吃多。辛晓梅解释说,暴饮暴食会让肠胃不堪重负,极易引发消化不良、胃胀、胃痛等问题。
她建议大家吃饭时务必细嚼慢咽,这样既能更好地品味食物,又能让大脑及时接收饱腹感信号,防止进食过量。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就好,给肠胃留出足够的消化空间。此外,还要控制零食摄入量,像瓜子、花生、糖果等高油高糖零食,吃多了不仅影响正餐食欲,还可能导致热量摄入过多。
三招:饮酒适量 保护肠胃
春节聚会饮酒常见,辛晓梅提醒,酒精对肠胃刺激较大,过量饮酒会损伤胃黏膜,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如果要饮酒,一定要适量。一般男性每日饮用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换算成常见酒类,大约是啤酒750毫升,葡萄酒250毫升,38度白酒75毫升,52度白酒50毫升。同时,千万不要空腹饮酒,饮酒前可先吃些面包、牛奶等食物,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酒精对胃的刺激。倘若饮酒过量且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四招:规律饮食 定时定量
辛晓梅表示,春节期间作息时间易变,但肠胃生物钟不会随之调整。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很容易打乱肠胃正常节律,影响消化功能。所以即便在假期,也应尽量保持规律饮食时间,定时定量进餐。一般早餐在8—10时,午餐13—15时,晚餐19—21时为宜。要是晚上有聚餐,也别吃得太晚,以免影响睡眠和消化。
五招:清淡饮食 减少油腻
辛晓梅提到,春节餐桌上的菜肴通常比较油腻,过多油脂摄入会加重肠胃负担,还可能致使血脂升高。为减轻肠胃消化压力,烹饪时尽量选择清蒸、水煮、炖、烩等清淡方式,减少油炸、油煎、红烧等高油烹饪方法的使用。同时,多喝清淡汤品,如蔬菜汤、菌菇汤、鱼汤等,既能补充水分,又有助于消化。
六招:多喝温水 促进代谢
多喝水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减轻肠胃负担。辛晓梅建议,春节期间除适量饮用茶水外,每天要保证1500—2000毫升的白开水摄入量。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时身体已处于缺水状态,会影响肠胃正常功能。另外,要避免饮用过多饮料,尤其是含糖饮料和碳酸饮料,它们含有大量糖分和添加剂,对健康不利。
春节是家人团聚、共享美食的美好时刻,在尽情享受美食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肠胃健康。通过合理搭配饮食、控制食量、规律进餐、适量饮酒等方式,我们就能在这个春节打好保 “胃” 战,吃得开心又健康,以饱满精神迎接新一年。
此外,春节期间出行和燃放烟花的安全也不容忽视。辛晓梅提醒大家,出行时一定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无论是驾车还是步行,都要时刻保持警惕。驾车时切勿疲劳驾驶,务必系好安全带;步行时注意观察交通信号灯,走人行道。若选择公共交通出行,要保管好个人物品。燃放烟花爆竹时,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严格按照产品说明正确操作。小朋友燃放烟花爆竹,必须有大人在旁陪同看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