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记者徐鹏航、温竞华)伴随着阵阵轰鸣声,一架转运直升机稳稳降落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楼顶停机坪上。一名“在滑雪运动中受伤的运动员”被运送至急诊抢救室。
这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作为哈尔滨亚冬会医疗保障医院,近期开展的一场综合应急救援演练,而国家医保局新设立的“航空医疗转运”价格项目为畅通空中“生命通道”提供了重要支撑。
我国自2019年以来开展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但费用高昂、标准化建设不足等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难点。
2024年11月,国家医保局公开发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新增“航空医疗转运”价格项目,对其价格构成进行了明确,并鼓励商业健康保险研究将其纳入保障范围,让相关服务收费有据可依,为航空医疗救护打开新空间。
一名重型颅脑损伤的危重患者通过航空救援直升机,用时仅45分钟,就从湖北省石首市人民医院转送至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浙江省丽水市探索成立市域航空医疗救援联盟,并设立普惠型航空医疗救援保险,让航空医疗转运更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