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常谊谊 通讯员 王梦君
1月18日10时,木垒县雀仁乡北部“冬窝子”积雪盈尺,寒风潇潇,牧民巴扎尔·巴旦坐在毡房里,围着暖炉,喝着香气四溢的奶茶,悠闲自得。
他靠着桌子,低头观看手机,屏幕上播放的画面,正是他家的骆驼在十几公里外牧场吃草的情景。
“现在,放骆驼不用牧犬不用人,一部手机就够了。”巴扎尔·巴旦说。
巴扎尔·巴旦是木垒县雀仁乡雀仁村的牧民,养殖骆驼已有20多年,有30峰骆驼。2024年,他给自家骆驼戴上了装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项圈,通过手机客户端就能精准定位骆驼的位置,实时查看整个驼群分布等情况。
巴扎尔·巴旦说,以前放骆驼可是个辛苦活儿。他家离放牧点将近20公里,出门放牧要么骑马,要么骑骆驼,还得带上几条狗。骆驼走多远,人就得跟多远。有的时候一走就是一两天。
“以前放牧真的费时费力,而且骆驼走着走着就散了,容易丢,不好找。自从我给头驼戴上了‘北斗’项圈,就能实时监看驼群,坐在家里放牧。早上,骆驼自行出门,等骆驼吃饱了,我跟着导航去将它们赶回来就行,其他的时间可以干些别的。”巴扎尔·巴旦说,他现在每天都能将驼肉、驼奶拉到乡上去卖,家里和放牧都能兼顾到。
如今,在木垒县雀仁乡,已有80峰骆驼戴上了“北斗”项圈。目前,雀仁乡的智慧放牧管理系统——数字乡村智慧云平台已经投用,200多户牧民利用这个系统实现了“手机放牧”,可以实时动态查看在野外放养的4800多峰骆驼。
“我们算了笔账,骆驼装上‘北斗’项圈后,骆驼养殖户每年可节约放牧时间50%以上、节约放牧成本至少5000元。今后,我们将完善智慧放牧管理系统,投入无人机,通过无人机巡查,提高牧民放牧效率,进一步推动骆驼产业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迈进。”木垒县雀仁乡党委书记张建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