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生 马军 通讯员 阿尔曼·扎拉汉
2024年,我州社会保险工作成效显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6.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5.7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1.92万人,累计发放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待遇分别达68.85亿元、0.93亿元、1.34亿元……
有效保障 老有所养
近年来,昌吉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人群由窄到宽、待遇从低到高地持续发展,在民生保障方面发挥兜底作用。
2024年6月,即将年满60周岁的杨生福在认真听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提档补缴和个人资助政策宣传后,及时办理了提档补缴业务。“2023年有了提档补缴和个人资助的新政策,我一共缴纳社保费62000元。这样一来,我的个人账户里的钱就多了,到了社保待遇领取年龄,一个月能多领六七百元,以后的生活更有保障了。”阜康市九运街镇丁家湾中心村村民杨生福说。
据了解,提档补缴是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居民在领取待遇前,对以前年度按较低档次已缴费的,允许选择高档次进行补缴,通过补缴差额,可以增加个人账户的积累,进而提高未来的养老金水平。参保人员选择的缴费档次越高、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就越高。
2024年,昌吉州在全疆率先启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集体补助试点工作,引导有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补助,回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昌吉市大西渠镇龙河村村民高红是首批开展集体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受益者。高红说:“我每年交的养老保险是3500元,政府补贴220元,从2023年开始,我们龙河村从集体资金里拿出钱给我们每人补助300元,其中,社保补助100元。这个政策特别好,让我们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2024年12月1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昌吉州社会保险中心与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等10余家金融机构联合,共同推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在昌吉州落地。全州参保职工开户10.08万户,缴存资金3000万元。
群众的基本养老待遇的提高只是养老保险制度变革的一个缩影。
这一年,昌吉州着力打好社会保险“组合拳”,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应缴尽缴,全州6580名城乡居民通过提档补缴政策提高了养老待遇水平,补缴资金达1.6亿元,资金量位居全疆第一;全州8个村作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集体补助试点,为960名村民补助6.58万元;同步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惠及12.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中央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每月增加20元,自治区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每月增加10元,木垒县、吉木萨尔县县级基础养老金增加10元,奇台县县级基础养老金增加5元,11.75万人受益;5.42万名低收入群体实现应保尽保、应享尽享,进一步增进了民生福祉,提高了城乡老年居民生活品质。
精准扩面 量质齐增
2024年,昌吉州社会保险中心围绕小微企业职工、新业态从业人员、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开展社会保险精准扩面专项行动,努力打造依法规范、分类施策、协调推进、保障有力的参保扩面机制,确保参保人数稳步增长。
昌吉市某企业法定代表人赵先生表示,之前,该企业就收到了社保部门推送的参保提示信息。由于当时企业刚刚成立,一直忙于业务,没有及时办理社保。社保中心工作人员上门服务,为企业办理了参保手续。
这一年,在实施高质量社保扩面专项行动中,昌吉州社会保险中心与市场监管、税务等多部门协同合作,实现数据共享。通过大数据比对,精准锁定未参保的中小微企业、未参保人员和中断缴费人员,为他们推送参保信息,宣传参保政策,鼓励引导他们积极参保。
2024年,昌吉州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对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12个月以上,上年度未裁员或裁员率不高于上年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30人(含)以下的参保企业裁员率不高于参保职工总数20%的参保企业,按一定比例返还其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昌吉供电公司是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的受益企业之一。去年,该公司收到72万元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
“我们公司有1900多名员工,我们将把这笔资金主要用于缴纳社会保险、技能提升培训等方面。有了政策支持,我们发展起来也更有信心了。”该公司保险管理专责张君楠说道。
这一年,昌吉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继续推行“政策找企、免申即享”经办模式,通过后台大数据比对,精准筛查符合享受稳岗返还政策条件的参保单位,落实政府代缴政策,减轻困难企业和群体缴费负担。
2024年,昌吉州继续落实助企纾困政策资金约1.9亿元,其中为7038家企业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5207.38万元,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7357.75万元,为1350人发放技能提升补贴221.7万元,为4.25万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6441.36万元,为4.25万人次代缴医疗保险费。
服务走心 便捷暖心
这一年,昌吉州社会保险中心围绕群众关心关切,依托大数据赋能,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和信息系统,以社保经办小切口谋划民生服务大场景,完善基础信息,提高数据质量,着力提升社保服务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2024年11月27日,昌吉州社会保险中心与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人社局社保中心签订了兵地社会保险工作合作协议,明确了“兵地通办”事项,迈出了兵地社保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协同发展的关键一步,促进两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社保工作成效更多更好地惠及两地各族职工群众。
这一年,昌吉州社会保险中心持续推进兵地融合发展,与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第八师石河子市社保中心创新建立“系统联通、相互授权”经办模式,突破性实现29项业务线下“兵地通办”,打造了全疆社保服务“兵地通办”示范区。昌吉州作为全疆“粤新社保通”试点地区,与广州市、珠海市、深圳市签订跨省合作协议,通办圈不断扩大。
2024年,昌吉州被自治区确定为全疆首批“区域内通办”试点地区,昌吉州社会保险中心把“州内通办”作为优化和提升社保服务效能的重要抓手,实现全州51项社保服务“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综合集成的“州内通办”服务体系,持续提升社保经办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更好地满足参保单位和群众“就近办”“异地办”需求。
昌吉州社会保险中心聚焦群众办事“慢难繁”等问题,推出了“网上办”“就近办”“一窗办”等一系列惠民利民举措。
这一年,昌吉州社会保险中心全力推进社保智慧应用,实现74项业务“网上办”、38项业务“掌上办”,线上受理业务64.65万笔,线上办理率达83.51%,较上年提升20%。加强“社保基层平台”应用和“社银合作”网点建设,服务网络已辐射全州82个乡镇(街道)、614个村(社区)、150个社银合作网点,打造全疆首家“社保服务网点电子地图”,实现827个服务网点“一图清、一键达”,为社保高质量、高效率服务群众按下了“快进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