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常谊谊 文/图
“法庭的法官经常到企业指导,帮助我们规避法律风险,对我们帮助很大。”3月8日,吉木萨尔县人民法院五彩湾人民法庭(以下简称五彩湾法庭)的法官组成“送法服务队”,深入辖区各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律咨询和培训服务。这让新疆宜化矿业有限公司纪委书记张涛觉得很暖心。
如今,在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准东开发区)的1.55万平方公里区域,已形成了由1600余家大、中、小型企业组成的煤电、煤化工、硅基等产业集群,有力的司法保障尤为重要。而2016年进驻准东开发区的五彩湾法庭工作人员不到10人,面对庞大的企业数量,工作压力巨大。
“准东开发区企业越来越多,9成以上都是涉企案件,仅靠我们这些人远远不够,但是工作不能落下。”五彩湾法庭庭长黄剑介绍,今年,五彩湾法庭深化实施“不打烊”共享法庭模式,3名法官随时在线,及时处理企业法律诉求,解决矛盾纠纷;同时,还成立专业审判团队,组织产业园、五彩湾镇、行业组织、企业法务等人员构建“1+7”服务园区工作机制,定期入企指导,帮助企业梳理、排查潜在风险点,宣讲法律助企、惠企措施,为企业提供公正高效的司法服务。
“像常见的合同纠纷、劳动用工、知识产权保护、保险等出现了问题,法官会随时解决。另外,法官定期开展法律课堂、法治宣讲等也增强了我们的法律意识,很多法律纠纷直接消灭在萌芽状态。”张涛介绍,五彩湾法庭在企业设置了法官工作室,法官经常到现场办公,提供法律援助,及时化解了许多法律纠纷。
企业要发展,时间就是效益,涉诉案件会对企业产生或多或少的不利影响,为尽可能减轻企业诉累,五彩湾法庭不断提高办案效率,推动涉企案件高效化解。
“法院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采取繁简分流机制,对涉企案件快立、快审、快结,有效地保障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黄剑介绍,五彩湾法庭积极建立“法官包联产业园”机制,设立巡回审判点和法官工作室,打造“护企营商专业型”商事法庭,实现“小事不出产业园(社区)、大事不出园区、矛盾不上交”。
“从递交材料到审查立案不到24小时,帮我们协调解决纠纷也只有一周。”在准东开发区经营一家安装公司的李书强对五彩湾法庭的工作效率连连点赞。他说,自从五彩湾法庭进驻以来,现在企业再也不用到130公里外的吉木萨尔县人民法院参加诉讼,减少了诉累,节约了成本。
截至目前,五彩湾法庭已成功打造“1名产业园劳资专干+1名产业园调解员+1名五彩湾镇信访专干+1名劳动监察大队监察员+1名企业法务”的五彩湾法庭“枫桥式”解纷联盟,凝聚合力,促进企业纠纷多元、高效、实质性化解。今年以来,五彩湾法庭共受理案件192件,调解案件29件,其中涉企案件纠纷调解率达到80%以上。
“五彩湾法庭的进驻填补了准东开发区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以及公共法律服务的空白,涉法涉诉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这里的企业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司法保障。”准东开发区综治办信访办公室负责人马丽亚说。
“我们计划在今年6月实体化运行准东开发区综治中心,推进‘调解优先’原则,实施‘四源共治’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让司法助企服务再上一个台阶。”黄剑表示,综治中心内法庭、信访、人社、综治、住建等部门将派遣工作人员统一入驻,探索构建集企业经营风险防范、纠纷化解、法律救济于一体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实现只进一扇门,当事人所有的矛盾诉讼“一站通办”,以更优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赋能准东开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