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庆祥
社区作为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承载着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促进社区和谐稳定的重要职责。吉木萨尔县吉木萨尔镇中心路社区党总支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建引领践行“民呼我为”,聚焦居民日常生活诉求,推行“北庭枫桥”服务品牌,畅通群众困难诉求表达通道,听民声、解民意、听民意、暖民心,打通基层治理和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突出党建引领
激活服务触角
中心路社区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围绕践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民呼我为”体系,在日常工作中坚持运用“党建+网格治理”模式,进一步提高为民服务的效率。为实现精细化管理,社区党总支以小区为基本单元划分基础网格4个,建立了4个网格党支部,配置56名网格员,其中专职网格员20名,形成党总支抓网格党支部、网格党支部抓党员、党员抓兼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三抓一联系”运行机制,确保每个网格都有专人负责。网格员们通过走访入户“认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忧”,借助居民微信群,公开社区工作人员联系方式,畅通群众反映困难诉求表达渠道,调解矛盾纠纷,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实现服务零距离。同时积极提炼总结经验,做到“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延伸,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用心用情解决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用热心换来社区同心。
紧密联系群众
提高治理效能
中心路社区党总支推行“北庭枫桥”主题,在工作实践中强化为民服务理念,重视在社区治理中的民意听取和有效沟通。社区网格员通过走访入户、物业联席会、五方联系会、社区人大工作站、信访调解室、纪检监察信息员、智慧综治平台等“微平台”收集社情民意信息,多渠道听取群众心声,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通过接诉即办、走访排查等方式,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建立矛盾纠纷跟踪回访机制,了解纠纷化解情况,对于还存在不稳定的苗头,以及未能一次达成化解的矛盾,及时介入跟进、稳控化解;社区把“近邻奶茶会”与创建和谐社区紧密结合,以畅通渠道、汇集民意、促进参与为原则,打造近邻党建红色影院、石榴籽儿童之家、邓汝才人民调解室、老年助餐点等8个党群活动阵地,做到党的政策联学联宣、矛盾纠纷联排联调、民族团结联抓联促,把群众的“问题清单”变成干部的“履职清单”,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聚焦群众关切
凝聚服务合力
中心路社区党总支探索“党建引领+居民议事”新模式,大力推动“党建+服务”向网格延伸,依托“近邻奶茶会”,聚焦民生关切,立足群众需求,充分调动辖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近邻党建”全覆盖。定期组织开展免费义诊、法律援助。依托“我们的节日”,在节假日期间,开展社区邻里节、插花技能培训、社区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进家庭;成立社区居民舞蹈队,丰富了“近邻服务”供给,加强邻里互动,增进邻里情谊;开展好媳妇、好公婆、最美家庭等选优树先评选活动,推动各族群众深化情谊、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营造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形成邻里守望互助新常态,搭起社区与居民“连心桥”。
下一步,中心路社区将继续践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民呼我为”体系,推行“北庭枫桥”服务品牌,以党建引领网格治理为抓手,聚焦小区治理的难点、痛点、堵点,在凝聚服务力量和整合资源上下功夫,通过“邻”协商、“邻”协同、“邻”参与、“邻”服务的工作法,真正让居民说事、议事、主事,让党员干部释法、说理、建言,凝聚起小区治理合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