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薇报道:3月21日,昌吉市厚德康养家园,75岁的张奶奶正跟着护理员舒展手指做康复训练,脸上洋溢着笑容。
两年前,张奶奶因中风导致重度失能,每月5000多元的护理费,几乎拖垮了这个普通家庭。自从办理了长期护理保险,张奶奶一家每月能得到1200元的生活护理费。
张奶奶是昌吉州参加长期护理保险受益的重度失能人员之一。
据介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作为一项社会保险,是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之后的“第六大保险”,以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参保人群为保障对象。
2018年,昌吉州成为自治区首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地区。6年来,该险种惠及1759名重度失能人员,支付护理费用3403万元。近年来,昌吉州先后出台《昌吉州职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实施方案》等12项配套政策,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去年,州医保局上线智能监管系统,该系统集数据共享、标准应用、线上监管于一体,当年线上稽核3800余人次,追回违规资金7.47万元,让监管工作插上了智慧的翅膀。“这种‘三位一体’监管体系的创新,不仅让基金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更实现了监管与服务的深度融合。”州医保局保障科科长杨雷说,昌吉州与乌鲁木齐市的异地支付试点,也让在乌昌两地异地居住的重度失能老人感受到了“同城待遇”的温暖。
如今,昌吉州重度失能人员可享受医疗机构的专业护理或养老机构护理、居家巡护、居家自助护理4种护理方式。医疗专护、机构护理、居家巡护的全月限额标准为1200元,居家自助护理按30元/日的标准,按日支付给参保个人。
今年,昌吉州首次将昌吉市厚德家园老年生活公寓有限责任公司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开展长期护理保险的院护服务,拓宽长期护理保险服务形式。
“目前,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阶段性成效,切实减轻了失能人员家庭经济负担。”杨雷说,“今年,我们将继续深化试点,为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昌吉经验,努力打造失能人员有保障、护理产业得发展、长护基金可持续的良性循环,惠及全州39.39万参保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