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昌吉人,你会高效查询和使用档案吗?

——本报记者探访昌吉州档案馆帮你了解便民新举措

  □本报实习记者  耿雅薇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从个人档案的管理到历史档案的查阅,从档案文化的传播到档案资源的利用,档案工作看似离我们很远,实则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当丝路昌吉的葡萄酒香通过档案文献飘向疆内外,当泛黄的档案袋从“铁皮柜”跃上“云空间”,当尘封已久的“故纸堆”转型为资政育人的“智慧库”,眼下,昌吉州档案馆正书写着“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档案民生实事”的生动篇章。

  前不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该《办法》聚焦档案管理数字化、服务便民化,推出多项创新举措。近一段时间,昌吉州多位市民对如何高效查询和使用档案提出疑问。记者为此走进昌吉州档案馆,针对市民关切的问题,采访了州档案馆相关工作人员。

  如何进行档案疆内跨地区查询?

  针对昌吉市民王先生“户籍在喀什,能否在昌吉查询相关档案”的疑问,记者采访了昌吉州档案馆保管利用科科长徐涛。他告诉记者,自治区建立了“民生档案跨馆异地利用服务协议”机制,目前昌吉州已与包括乌鲁木齐市、喀什地区、巴州等地的21个地州、县市签订协议,群众只需联系当地的档案馆,通过电话沟通并提交验证资料,即可实现跨馆查询,无需实地往返奔波。

  是否能实现跨省查档?

  定居外省的李女士咨询:“如何远程查询昌吉户籍档案?”徐涛介绍,新疆已接入国家“一网通办”平台,离开昌吉州域内的居民可通过该平台注册并在线提交跨省查档申请,待上传身份信息验证资料成功后,系统将自动把申请推送至昌吉州地区档案馆,24小时内给予答复。若档案存在,采用“密封+公章”双重防护的专用快递袋寄送,全程保障隐私安全,可实现“足不出户,档案到家”。

  所有档案都支持在线查询吗?

  昌吉市民张先生询问:“所有的档案都支持在线查询吗?”昌吉州档案馆工作人员回应,线上平台可查询开放档案的目录信息,但涉及民生类档案(如户籍、婚姻等)仍需线下办理。市民可携带身份证件到当地档案馆调阅,若本地无相关档案,可通过协议馆际协同机制,电话联系目标档案馆确认后,启动异地查档流程。线下查档时,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将协助群众核实身份,并通过密封邮寄或现场查阅的方式提供查档服务,避免市民无效奔波。

  档案邮寄是否存在泄露隐私的风险?

  对于昌吉市民王先生担忧的“档案邮寄安全性”问题,昌吉州档案馆工作人员表示,每一份档案的传递都将经过多重审核,且所有邮寄档案均采取严格保密措施:内层文件密封加盖公章,外层使用防拆痕专用快递袋,确保运输途中不被篡改。涉及职称评定、任职记录等敏感内容,仅限密封邮寄;非紧急信息可选择传真,但绝不处理隐私档案。

  档案开放时限是否有变化?

  昌吉市民马先生提问:“档案开放时限是否有变化?”昌吉州档案馆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办法》将档案开放时限从原有的30年调整为25年,期满后经审核即可开放。目前,市民可通过官方网站“开放档案目录查询系统”浏览信息,或致电档案馆咨询具体调阅流程,进一步降低档案获取门槛。

  《办法》实施以来,昌吉州档案馆依托跨馆协作机制、数字化平台和严格隐私保护标准,推动档案服务从“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转型。无论是疆内跨地区查询,还是全国范围通办,市民均可享受高效、安全的“一站式”服务。后续,昌吉州档案馆将持续优化流程,扩大民生档案覆盖范围,让档案资源更好地惠及群众与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