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春分里的文化传承

昌吉博物馆开展主题社教活动

  3月20日,在昌吉州实验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绘制风筝。

  □本报记者 巨海成摄

  3月20日,在昌吉博物馆“春分知时节 文化共传承”主题社教活动中,学生尝试将鸡蛋竖立在桌面上。 □本报实习记者 周倩郎摄

  3月20日,在昌吉州实验幼儿园,小朋友们正在放风筝。当天,昌吉州实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通过绘制鸡蛋、放飞风筝等活动,学习春分节气的民俗知识,共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本报记者 巨海成摄

  3月20日,在昌吉州实验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绘制鸡蛋。

  □本报记者 巨海成摄

  本报讯  实习记者周倩郎报道: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月20日,昌吉博物馆开展了青庭小课堂“春分知时节 文化共传承”主题社教活动,昌吉州第三中学100余名学生走进昌吉博物馆,沉浸式体验春分习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伊始,昌吉博物馆讲解员向学生们讲解了春分节气的起源、物候特征及传统习俗。“春分‘立蛋’习俗的寓意是什么?”“哪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开始?”在随后的有奖知识问答环节中,一个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学们踊跃抢答,现场气氛热烈。

  在实践环节,同学们在昌吉博物馆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制作传统纸鸢。从竹条绑扎到彩绘剪纸,同学们认真学习传统技艺,相互协作。不一会儿,一只只绘有燕子、蜻蜓等图案的纸鸢逐渐成型,寄托着孩子们的春日憧憬。

  “春分到,蛋儿俏”。在“立蛋”活动环节,同学们屏息凝神,尝试将鸡蛋竖立在桌面上,多名学生成功完成挑战,现场欢呼不断。

  此次活动是昌吉博物馆开展馆校合作的重要实践。昌吉州文博院(博物馆、北庭研究院)展陈部副主任马佳说:“我们以二十四节气为活动主题,将博物馆资源转化为生动的教育课程,让博物馆真正成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今后,我们将持续深化馆校合作,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