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舌尖安全岂容“鼠患”成灾?

  □左武银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多起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例,点名多家公司、商家。其中餐饮业又一次在“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曝光中站在舆论风口浪尖,引发大众的广泛热议和深刻思考。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餐饮业接地气,根植千家万户,遍布社会角角落落,拥有广阔的市场、无限的发展前景。从富丽堂皇的五星级大酒店到藏身里弄小巷的尕馆子,无以数计的餐饮从业者以此谋生,比拼烹饪技艺,共同开拓消费市场。利益当头,难免会出现利欲熏心、铤而走险的不良商家。使用地沟油、供应抛光发霉米饭、残羹剩菜回收利用、腐败食材经过染色重新端上餐桌……种种之举丧心病狂、令人发指,不仅昧了良心,挑战了社会公序良俗,严重践踏了法律法规,还恶意破坏了餐饮业生态,让整个餐饮业为之蒙羞。

  一只老鼠坏一锅汤。不良商家唯利是图之举影响极其恶劣,既让人深恶痛绝,又让人为其短视行为感到悲哀。餐饮从业者要严格自律,加强自我管理,不仅要从正规渠道采购食材、辅料,确保其良好的品质,还要严格遵循《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要求,精心制作饮食,向广大消费者供应健康卫生的饮料、食品等,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加强监管乃破局关键。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做到全覆盖无死角。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至上,“瞪大眼睛”监管好每一个角落,建立常态化飞行检查机制,不放过任何一家有问题的餐饮店面。更要划分监管责任片区,将监管责任落实到人,谁的片区出现了餐饮健康卫生问题,就追查谁的责任。要用灵活、管用、有效的监管机制为餐饮业健康有序发展上一道“保险”。

  广大消费者要自觉参与日常监督举报。消费者既是餐饮业的直接受益者,又是餐饮店面健康卫生的现场目击者,“第一时间”就能发现就餐店面存在的健康卫生问题。一旦发现问题,消费者要依法主张合法权益,当场保存物证,主动向相关部门致电举报,或者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民意征集系统上举报,让不良商家生存的空间无限压缩,直至彻底消亡。

  餐饮业需要扶持发展,也需要严格监管,二者相辅相成,才能走得更稳、更远、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