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阜康市南泉中心村“蘑菇屋”里绽放“致富伞”

  本报讯  通讯员李嘉浩报道:近两年,阜康市滋泥泉子镇南泉中心村依托闲置房屋发展庭院经济,将传统农宅改造为“蘑菇屋”,带动村民增收。

  “春节过后至今,我们忙着控温、采菇、管护,连轴转都赶不上平菇的长势。”种植户刘海鹏边麻利地分拣平菇,边向笔者介绍。作为该村首批尝试菌菇种植的农户,他引进的优质菌种展现出显著优势——菌丝萌发快、抗病性强,单棒产量较传统品种提升20%。目前其种植规模达1.7万棒,按每棒6~7茬、均产1.8公斤计算,预计总产量突破30吨,以市场价5元/公斤估算,年收入可达15万元。

  平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口感鲜美,营养丰富,且生长速度快、周期短,经济价值较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滋泥泉子镇副镇长李飞说:“平菇种植产业的兴起,正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等措施,特色种植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也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滋泥泉子镇扎根乡土,突出特色,形成产业规模。此外,还依托万亩番茄、葫芦、打瓜种植基地等,提升本地区特色农作物繁育能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鼓励群众自产自收,这一举措为当地群众撑开了“致富伞”,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