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廖冬云、通讯员郭瑶瑶报道:“红茶绿茶柠檬茶,小心客服来核查!”“鸡胗鸭胗都是胗,投资理财别当真!”“鸡蛋鹅蛋鸽子蛋,莫被骗成穷光蛋”……这两天,昌吉市公安局宁边路派出所民辅警“不走寻常路”,在昌吉小吃街等人员流动较大的场所以顺口溜似的“土味”反诈宣传,把反诈知识“唠”进了群众心里。
4月8日,昌吉小吃街人头攒动。民辅警边发反诈宣传单,边用顺口溜提醒来往市民和游客:“扫码免费领礼品?别信!”“客服要退款?先挂电话!”“投资高回报?十有八九是坑!”民辅警还结合典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向商户讲解防诈知识和电诈的常见类型、作案手法以及防范要点,让市民和游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反诈知识,提高警惕,保护个人财产不受损失。
卖烧烤的商户马晓玲笑着对记者说:“警察同志常来,讲的都是咱身边事儿,好记!”
“陌生链接别乱点,扫码免费领礼品千万不要信!”“冒充客服要求退款,还有诱导共享屏幕的,这些都是常见的诈骗手段!”宁边路派出所水电巷社区警务室民警李志涛指着宣传单上印的常见诈骗类型、防范技巧等内容,耐心地向群众讲解,并让群众将宣传单带回家,与家人、朋友共同学习反诈知识。
“这些宣传单很有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我得多拿几份,回去给家里人也看看。”昌吉市民沈静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很看重这些反诈宣传单。
“如果有人主动找上你,要采购一批物资利润丰厚的货品,还指定‘供货商’。有这样的好事,是财神来了?还是另有玄机?”“我知道,这个绝对不能信!那是骗人的!”宣传活动期间,民辅警和群众通过“你问我答”的方式进行互动,提高群众的反诈意识。民辅警还指导过往群众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帮助大家开启预警功能,提高反诈和自我保护能力,为群众的财产安全增添一道坚实的防线。
此次宣传,民辅警紧密结合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现出的新特点、新趋势,以多种多样“走新”更“走心”的反诈宣传方式,让反诈宣传走到群众身边、走到百姓心里,融入群众的生活,切实提高群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鉴别和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