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玉红
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三支一扶”政策如一座坚实的桥梁,助力无数高校毕业生奔赴昌吉州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以青春之我,赴时代之约。
“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无数青年用脚步丈量、用汗水浇灌的生动实践。在昌吉州,一批批高校毕业生扎根农村,在支教、支农、支医和乡村振兴的岗位上,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奋斗故事。木垒县大石头乡努尔古丽学校校长刘政权化身山区“灯塔”,常年坚守教育岗位,为山区教育事业默默耕耘,用知识照亮山区孩子前行道路;奇台县总医院副院长吴文昌2003年从南昌大学医学院毕业后,选择放弃留校机会,常年扎根新疆奇台县,用22年青春书写医者仁心,将人生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边疆卫生事业;玛纳斯县玛纳斯镇康宁社区综治干事雷德江“用年轻肩膀扛起社区平安”,让政策春风吹进千家万户,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动能”……
基层是练兵场,也是大舞台。在这里,青年们褪去书生气,沾染泥土香,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他们站讲台、护健康,让知识和关怀温暖偏远乡村。生活补贴、安家费、职业培训等保障措施,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定向考录、考研加分等发展通道,点亮了他们的未来之路。
昌吉州的实践告诉我们:当政策精准对接青年需求,当基层真正成为成长沃土,青春的力量就会在广袤乡村激荡出无限可能。今天,无数年轻人正在基层磨砺本领、绽放光芒;明天,他们必将成为推动地方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基层天地广阔,青春大有可为。我们期待,更多青年在基层实践中找到人生坐标,不要只迷恋“北上广”,在“新西兰”一样可以让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