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薇、通讯员陈靖、侯殿亮报道:6月11日至13日,昌吉州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观摩培训活动如火如荼展开,自治区与州县农业专家、农技骨干及企业代表共60余人组成观摩团,分别到昌吉市、阜康市、吉木萨尔县、奇台县4个小麦主产县市的16个示范点,以观摩培训方式推动小麦主推技术扎根田野。
在冬小麦品种鉴评试验点,专家组对14个参试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表现、产量构成要素和田间管理水平进行了全面“体检”。
“昌吉州的品种鉴评工作做得非常扎实。”自治区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李建疆对昌吉州“统一标准、多点验证”的试验方法赞不绝口,“既保证了数据的科学性,又能全面反映品种特性,为北疆小麦品种更新换代提供了重要依据。”
创新技术示范田里,科技魅力尽显。昌吉市幸福村示范点采用12.5厘米等行距缩行密植技术,提升单位面积穗数;吉木萨尔县双河村小麦玉米套种实现“一田双收”,亩均效益增加20%,精量穴播技术让用种量减少20%,苗情却整齐划一。优质高产新品种集中亮相,为农户选种提供直观范例。
在高产创建示范点,吉木萨尔县双河村千亩示范方小麦长势均衡,奇台县老奇台镇万亩示范片穗大粒饱。
“高标准农田配套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技术,预计较普通田块增产8%-12%。”昌吉州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党支部书记、州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贾文明说,高产创建不仅展示了技术潜力,更重要的是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6月13日,在奇台麦类试验基地召开的自治区、昌吉州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考察小麦产能提升及品种鉴评工作中期交流会上,专家们围绕防倒伏、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开出“良方”。
自治区植保专家李广阔强调研究植保与品质的关联性,推动“量质齐升”。李建疆盛赞昌吉州工作科技含量高、组织化强、示范带动明显,经验值得全疆推广。
“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认真吸收专家建议,加强技术指导,扩大高产创建覆盖面,提炼推广‘昌吉模式’,为粮食安全打好根基。”贾文明表示。
此次活动由昌吉州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组织,为期3天,旨在全面评估当前小麦长势,优化技术措施,为夏粮稳产增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