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从“治污”到“生金

奇台县永兴种鸡场交出绿色转型答卷

  本报讯  通讯员彭静、李虎报道:绿水青山正成为奇台县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近年来,奇台县紧扣“双碳”目标,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以生态绿色农业破解治污难题,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的新路径。

  畜禽养殖粪污处理一直是农业环保领域的难题。日前,奇台县永兴种鸡场利用粪污无害化处置技术,成功将粪污转化为优质有机肥,不仅解决了污染问题,还开辟了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路径,为生态农业注入绿色动能。

  奇台县永兴种鸡场总经理姚文介绍,奇台县永兴种鸡场是自治区重点种禽、肉用种鸡生产企业,是奇台县种禽养殖业的龙头企业。鸡场年存栏种鸡超25000羽,日均产生粪污近3吨。传统堆肥方式耗时长、异味重,为此企业投资200万元购置粪污处理一体化加工设备,将粪污中的病原菌、虫卵彻底杀灭,同时保留有机质和养分,最终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粉状或颗粒状有机肥。

  企业年处理粪污800—1000吨,年产有机肥700吨左右,可满足周边千亩农田的肥料需求,同时将有机肥以低于市场价供应给本地种植合作社和农户,形成“养殖—粪污—肥料—种植”的闭环产业链,形成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从“治污”到“生金”,奇台县永兴种鸡场以科技创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写下生动注脚。这一实践不仅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为畜禽养殖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昌吉州生态环境局奇台县分局局长李智渊介绍,畜禽养殖会产生大量废弃物,未经处理的畜禽粪污会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污染,肥料得不到充分利用又会导致资源浪费。通过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可以实现一部分经济收益。同时,又反哺了生态环境保护,实现良性循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下一步,将引导畜禽养殖企业引进先进技术,以科技赋能养殖模式创新,全面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