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在养心之地,捧一缕茗香

  □本报记者  刘辉 陈小清

  福建漳州、南平与新疆木垒,因援疆而结缘。

  当武夷岩茶的清冽邂逅新疆奶茶的醇厚,当闽南茶道的雅致融入木垒牧歌的豪迈,一场跨越万里的润心之旅,正以茶香为纽带,在新疆木垒这片养心之地悄然铺展。

  前不久,木垒县“闽疆同心·共话情谊”茶文化交流培训暨“民族团结一家亲·我邀亲戚品香茗”活动在木垒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举行。福建援疆漳州、南平分指挥部专门邀请了两位福建高级茶艺师,以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为例,演示经典冲泡手法,从茶叶分类、水温控制、茶席布置等方面,详细讲解茶文化的精髓。

  活动中,闽昌两地的茶文化爱好者以茶为媒、以茶会友,在茶艺展示、茶道讲座、互动体验中,沉浸式感受“茶中有礼、礼中带情”的东方美学。在茶香四溢、欢声笑语的环境中,千年茶文化化作民族团结的“润心剂”,在木垒大地上铺展成一幅文化互鉴的生动画卷。

  参加此次培训班的学员巴哈尔古丽说:“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系统学习了茶艺技法,更在沏茶、奉茶的过程中,感受到各民族学员之间心与心的贴近。今后,我会像呵护茶芽般珍惜这份跨越山海的民族团结情。”

  当闽地茶艺邂逅木垒风光,一杯清茶成为跨越山海的文化纽带。从茶艺传承到情感交融,福建援疆正以茶香为墨,在丝路古道上书写“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新篇章。

  近年来,福建援疆漳州、南平分指挥部先后打造“雨润胡杨”“茶润天山”文化润疆活动品牌,以茶为媒、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润心,推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通,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茶香般浸润人心。

  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挥部邀请漳州茶艺师赴木垒县开展“同饮天山水 共品闽茶香”茶文化展示交流活动,组织木垒县当地干部群众赴漳州参加茶艺进修班,并积极开展各类“非遗”展演交流活动,推动闽昌两地民心相通、文化交融。

  木垒县直部门的机关大楼里,英格堡乡月亮地村民宿客栈里,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文化大院里,都留下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漳州茶厂厂长林燕腾和高级茶艺师李锐推动茶文化进机关、进乡村的忙碌身影,伴随着他们的脚步,漳州名茶“流香”“一枝春”也走进当地干部与农牧民家中。

  漳州科技学院的课堂上,来自木垒县的12名学员系统学习了茶艺的基础技法和审美意境,了解了茶道四谛“和、静、怡、真”的哲学内涵,以及中国茶德“廉、美、和、敬”的文化精髓,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感受中华茶文化的深厚底蕴。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从娃娃抓起。”参加此次进修班的木垒县幼儿园教师张慧娟感慨,“回到木垒县后,我计划在幼儿园开设特色茶艺课堂,切实践行‘以茶明礼、以茶育人’的教育理念,让孩子们在启蒙阶段就能感知中国茶文化的魅力,在沏茶、奉茶的仪式中培养礼仪素养,在茶香氤氲的氛围里厚植文化认同。”

  为推动茶文化在木垒县落地生根,让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其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在福建援疆南平分指挥部的支持下,木垒县累计举办了4期“茶润天山”茶文化交流活动,累计培训超500人,并以此为契机,定期开展茶艺培训课程,让越来越多的木垒人领略千年茶韵的独特风情。“通过培训班系统的茶文化讲解与泡茶技艺教学,我不仅体验了泡茶的完整流程,也感受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木垒县首期“茶润天山”茶艺交流培训班学员顾文婷说。

  福建援疆南平分指挥部持续在创新茶文化载体上做好文章,先后在木垒县照壁山乡双湾村、东城镇沈家沟村、叶勒森沙漠公园等地打造了多个茶竹空间“养心茶室”,以武夷山和天山为背景,制作茶饼,并推出了“养心的茶”等文化创意产品。

  在天山脚下这片养心之地,缕缕茶香飘散四方,中华茶文化如春雨般悄无声息地滋润着木垒县各族群众的心灵,浇灌出民族团结、携手奋进的绚丽花朵。闽昌两地勠力同心,以持之以恒的决心,将这场润心之旅不断延续,茶文化也将走进校园、乡镇、社区、农村,化作滋养各族人民精神世界的汩汩清泉,持续焕发蓬勃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