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刘华、张圆圆、李瑞瑞报道:近期,昌吉市创新技术应用,科学规划布局,全力推进草原围栏项目建设,为草原生态保护按下“快进键”。
在昌吉市阿什里乡南部山区前山,一场“空中运输”作业引人瞩目。工作人员将角铁、铁丝网等围栏材料捆绑挂载到无人机下方,随着轰鸣声,无人机载着材料飞向海拔1500米、2公里外的山顶。这是昌吉市首次运用无人机吊装运输草场围栏材料。无人机操作手陈明轩介绍,无人机一次能吊运75公斤材料,8分钟即可完成一个往返,一天作业量达4吨,相比人工运输效率大幅提升。
无人机高效运输的同时,围栏安装工作同步推进。在地势险峻、杂草丛生的山顶,工人们配合默契,严格遵循角铁安装、网片铺设等流程,确保每个环节规范有序。昌吉州准噶尔盆地绿洲保护综合治理项目昌吉市草原围栏项目负责人贾鸿钰表示,项目4月15日动工,已完成18公里施工,每日组织10—20名工人,推进600米施工进度,预计6月底前完工。
据悉,昌吉州准噶尔盆地绿洲保护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2666万元,建设期为2024年9月至2026年。其中,昌吉市草原围栏项目由昌吉市林草局实施,位于阿什里乡,计划新建34.10公里围栏,覆盖50702亩草原,预计2025年建成。昌吉市草原站站长裴丽强介绍,草原围栏建成后,将有效遏制牲畜过度啃食,助力退化草地恢复,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显著改善草原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