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陈国锐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昌吉州分行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落实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督促金融机构树牢“一视同仁”理念,聚焦民营企业缺信用、缺抵押、缺担保等难点痛点问题,引导信贷资源更多流向民营经济,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精准优质的金融服务。
强化长效机制建设 增强民营企业信贷供给
该行通过组织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商会+企业”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建立民营企业融资需求月推送机制,打造“商会搭平台、企业提需求、银行抓服务”融资对接模式。截至4月末,昌吉州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47.18亿元,较年初增加17.35亿元,同比多增12.89亿元。同时,充分运用货币信贷政策工具,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1.98亿元,支持扩大民营企业贷款投放,并依托金融服务民营经济效果评估导向作用,推动一季度总体优良率达55.56%,较上季度提高3.71个百分点。此外,通过完善担保增信配套制度,支持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对小微和涉农主体实施低于1%的融资担保费率,财政部门同步按当年新增担保额的1%给予补助。
引导贷款利率下行 提高民营企业融资获得感
一方面,该行指导昌吉州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员完善存款利率联动调整机制,建立存款利率授权上限制度,为稳定负债成本、降低企业贷款利率创造条件;另一方面,通过调研走访辖内4家金融机构,引导其根据风险定价原则合理确定利率水平,推动贷款利率稳步下行。4月统计数据显示,昌吉州金融机构新发放小微企业、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降至4.36%、4.55%,同比分别下降6BP、83BP,利率水平处于历史低位。
优化重点领域服务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聚焦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该行汇编科技金融、消费金融等五大类信贷产品手册并向工商联平台推送,助力民营企业精准对接专业服务。同步开展381家科技型企业、5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51项县域重点项目融资对接,推广应收账款、仓单、知识产权质押等融资模式。截至一季度末,昌吉州民营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达11.18亿元,加权平均利率3.73%,有效缓解民营企业抵押担保难题。煤电行业转型金融标准应用亦取得突破,新疆首笔民营企业转型项目贷款成功落地昌吉。
加大创新和宣传模式 扩大政策覆盖面
该行通过积极推广和落地民营企业专属信贷产品,强化数字赋能,指导金融机构创新数字供应链、“金融+场景”等服务模式,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同时,组织召开2025年“引金融活水 润民企成长”金融直播座谈会,督促金融机构利用抖音金融直播平台开展宣传,累计举办百余场直播活动,观看人数达5万余人次。此外,搭建“一码通”昌吉州县域金融服务直通车,并整合至昌吉州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提高惠企政策宣传覆盖面和传递及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