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昌吉州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心脏骤停患者

  近日,昌吉州人民医院医疗团队成功救治王先生。

  □葛扬扬摄

  本报讯  通讯员秦志豪报道:“是你们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近日,在昌吉州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患者王先生的家属眼含热泪,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王先生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赛,最终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下重获新生。

  61岁的王先生因突发急性心梗被紧急送入昌吉州人民医院。抢救过程中,患者病情急剧恶化,出现反复室颤,生命体征难以维持,心脏多次停跳,血压持续降至60毫米汞柱,生命危在旦夕。

  “启动ECMO,立刻出发!”接到紧急电话后,重症医学科主任凌格当机立断。由副主任王利平、护士长魏娟带领的ECMO团队迅速集结,6名医护人员携带设备火速赶往抢救现场。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被称为“生命的最后防线”,能在患者心肺功能衰竭时提供体外生命支持。

  抢救室内,监护仪的警报声此起彼伏。ECMO团队争分夺秒展开救治:重症医学科ECMO组组长何世柏在超声引导下精准置管,护理组组长马铭快速预充管路、循环建立……20分钟后,随着暗红色的血液经ECMO转化为鲜红色回输体内,患者的血压、心率逐渐趋于稳定。

  然而危险尚未解除。急救中心副主任李茂辉立即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心内三科主任李世春团队迅速就位。在多学科协作下,患者被安全转运至介入中心。冠脉造影显示,一条主要血管完全闭塞——这正是引发心梗的“元凶”。凭借丰富经验,团队仅用1小时便成功植入支架,恢复了血流。

  术后,ECMO团队24小时守护,精准调节治疗参数;护理团队密切监测,细致记录病情变化。经过5天精心治疗,患者顺利撤除ECMO,心功能明显改善,最终转入普通病房。

  “这是我院首例在急诊科实施ECMO并成功救治的病例。”凌格表示,“这次抢救充分展现了多学科协作的优势和团队的专业素养。”

  从心脏骤停到康复出院,这场生命接力不仅体现了ECMO技术的强大支持,更彰显了医护人员对生命的敬畏与坚守。

  链接——

  心脏骤停是直接威胁人类生命安危的急症,想要预防原发性、继发性、诱发性心脏骤停,建议重点储备以下药物。

  1.预防原发性心脏骤停的硝酸甘油

  2.预防继发性心脏骤停的硝苯吡啶

  3.预防诱发性心脏骤停的肾上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