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昌吉州人民医院专家支招守护健康——夏季露营防蚊虫指南来了

  图片由AI生成

  □本报实习生  马军

  夏季户外露营成为居民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热门选择。在享受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同时,蚊虫叮咬问题也困扰着不少露营爱好者。近日,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记者采访了昌吉州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孙亚琴。孙亚琴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大家详细科普了夏季户外露营避免蚊虫叮咬的相关预防知识。

  认识夏季常见蚊虫及危害

  新疆的夏季,常见的蚊虫主要有蚊子、蜱虫、恙螨、蚂蚁等,不同的蚊虫有着不同的习性和危害。

  夏季气温较高,降水相对集中,为蚊子的滋生提供了适宜的环境。蚊子喜欢栖息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草丛、池塘边、树洞等。它们多在清晨和傍晚活动,通过感知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体表散发的气味以及体温来寻找目标。孙亚琴说:“蚊子叮咬不仅会导致皮肤瘙痒、红肿,还可能传播多种疾病。”

  蜱虫常栖息在草地、灌木丛等地方。它们会蛰伏在草叶、树枝上,当人和动物经过时,迅速攀附上去,寻找皮肤较薄、不易被搔抓的部位,如颈部、耳后、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孙亚琴说:“蜱虫叮咬可能会传播森林脑炎、莱姆病等疾病,患者感染后可能出现高热、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等症状,病情凶险,病死率较高。”

  恙螨多生活在潮湿的草地、河岸、溪边等地。它们体型微小,肉眼不易察觉,主要叮咬人体的脚踝、腰部、腋下等皮肤褶皱处。被恙螨叮咬后,局部皮肤会出现红色丘疹、水疱,伴有剧烈瘙痒。恙螨可传播恙虫病,患者感染后会出现高热、寒战、头痛、皮疹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科学选择露营地

  一个合适的露营地能够大大减少与蚊虫接触的机会,降低被叮咬的风险。孙亚琴建议,在选择露营地时,可参考以下要点:

  尽量避免在靠近水源、湿地、草丛、树林等蚊虫容易滋生和栖息的地方扎营。

  通风良好的地方能够减少蚊虫的聚集,干燥的环境也不利于蚊虫的生存。在选择营地时,优先考虑开阔、通风的高地,避免在山谷、洼地等空气流通不畅、容易积水的地方露营。例如,在沙漠边缘露营时,选择地势较高且有一定坡度的地方,这样不仅通风好,还能有效防止雨水积聚,减少蚊虫滋生的可能。

  仔细观察营地周边是否有动物巢穴、腐烂的植物等,这些地方也容易吸引蚊虫。如果发现有蚂蚁窝、蜂巢等,应立即更换露营地点,以免在露营过程中遭受攻击。

  合理准备露营装备

  合适的露营装备是抵御蚊虫叮咬的重要防线,孙亚琴为大家推荐以下实用装备:

  优先选择带有细密纱网的帐篷,纱网的孔径要足够小,能够有效阻挡蚊子、恙螨等微小蚊虫进入帐篷内。同时,帐篷的密封性要好,确保拉链、接缝处没有缝隙。可以选择具有防蚊虫功能的帐篷,这类帐篷通常经过特殊处理,能够散发让蚊虫不适的气味,起到驱赶蚊虫的作用。在搭建帐篷时,要将帐篷底部四周完全固定在地面上,避免蚊虫从底部缝隙钻入。

  选择材质紧密、表面光滑的睡袋,这样蚊虫不容易附着和叮咬。可以在睡袋外再套一层防蚊虫的睡袋罩,进一步增强防护效果。此外,携带长袖的睡衣和长裤,睡觉时尽量减少皮肤暴露在外的面积。寝具方面,选择透气性好且经过防蚊虫处理的床单、被套,为睡眠提供更安全的环境。

  携带电蚊拍、蚊香、电蚊香液等驱蚊工具。在露营前,可先在帐篷内使用电蚊拍清理可能存在的蚊虫;点燃蚊香时,要将其放置在安全的地方,远离帐篷、衣物等易燃物品,避免引发火灾;使用电蚊香液时,要确保电源安全,防止漏电。另外,还可以准备一些驱蚊手环、驱蚊贴等,方便在户外活动时使用。

  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除了选择合适的营地和装备,个人防护措施也至关重要。孙亚琴提醒,在露营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个人防护:

  尽量穿着长袖、长裤,避免穿短裤、短裙和凉鞋。衣物的颜色选择浅色,因为深色衣物更容易吸引蚊虫。可以选择具有防蚊虫功能的户外服装,这类服装通常经过特殊处理,能够有效驱赶蚊虫。同时,将裤脚塞进袜子里,袖口扎紧,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

  在露营前,将驱蚊液、驱蚊喷雾等涂抹或喷洒在暴露的皮肤上。选择含有避蚊胺、驱蚊酯、埃卡瑞丁等有效成分的驱蚊产品,按照产品说明正确使用。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适用的驱蚊产品有所不同,2个月以下的婴儿不宜使用含有避蚊胺的产品;2个月至12岁的儿童,避蚊胺浓度不宜超过30%;12岁以上人群可使用含避蚊胺浓度较高的产品,但也不宜超过50%。另外,驱蚊产品的效果会随着时间逐渐减弱,一般每2小时—3小时需要重新涂抹或喷洒一次。

  尽量避免使用香味浓郁的洗发水、沐浴露、香水等,因为这些香味可能会吸引蚊虫。

  掌握被蚊虫叮咬后的处理方法

  即使做好了充分的预防措施,也难免会有被蚊虫叮咬的情况发生。孙亚琴介绍了不同蚊虫叮咬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被蚊子叮咬后,皮肤会出现瘙痒、红肿等症状。不要用手搔抓,以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可以使用肥皂水、清水冲洗被叮咬部位,中和蚊子分泌的酸性物质,缓解瘙痒症状。也可以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止痒药物。如果症状严重,如出现大面积红肿、水疱、发热等,应及时就医。

  发现蜱虫叮咬时,千万不要强行拔除,以免蜱虫头部留在皮肤内引发感染。可以使用细口镊子,尽可能贴近皮肤表面夹住蜱虫的头部,然后平稳、缓慢地向上提拉,将蜱虫完整取出。取出蜱虫后,用碘伏或酒精对叮咬部位进行消毒。如果蜱虫头部残留或出现发热、皮疹等不适症状,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被恙螨叮咬后,不要搔抓患处,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等止痒药物涂抹。如果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如使用抗生素等。

  被蚂蚁叮咬后,立即用肥皂水清洗被叮咬部位,中和蚂蚁分泌的酸性毒液。可以涂抹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地塞米松乳膏等,缓解瘙痒和肿胀症状。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头晕、心跳加快等,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前往医院进行救治。

  特殊人群的防护要点

  “在露营过程中,老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由于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蚊虫叮咬的影响,需要特别注意防护。”孙亚琴说。

  老人和儿童的皮肤较为敏感,被蚊虫叮咬后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反应。为他们选择驱蚊产品时,要更加谨慎,优先选择成分温和、刺激性小的产品。在穿着方面,要确保衣物柔软舒适,避免因衣物摩擦导致皮肤损伤,增加感染风险。同时,要密切关注老人和儿童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孕妇在使用驱蚊产品时,要避免使用含有避蚊胺的产品,可选择含有天然植物成分,如柠檬桉叶油、香茅油等的驱蚊产品,但也要注意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在露营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如果被蚊虫叮咬,不要自行随意用药,应及时咨询医生的意见。

  夏季户外露营是一项充满乐趣的活动,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预防蚊虫叮咬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防护措施,就能够在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有效避免蚊虫的侵扰,保障自身和家人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