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赛道

——准东开发区打造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纪实

  □本报通讯员  佘再兴 潘元双

  近日,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准东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正式得到国家有关部委核准批复。这项总投资170.39亿元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即将破土动工。至此,这是今年第6个大型煤化工项目落地国家级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准东开发区),累计投资规模达到833亿元。

  今年以来,准东开发区以“煤”为基,大手笔布局煤化工产业,加速构建煤制油气、煤制烯烃、煤基新材料产业链,推动煤化工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如今,一系列项目“井喷式”密集落地,标志着准东开发区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打造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赛道的征程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天赋准东 能源新光

  准东,以煤炭资源丰富而著称,预测储量高达3900亿吨,占新疆的17.8%、全国的7%,是我国最大的整装煤田。以我国每年煤炭使用量计算,准东的煤炭储量足以支撑全国开采使用100年以上。这里的煤炭不仅储量惊人,品质更是上乘。煤种主要为不粘煤,其次是长焰煤和弱粘煤,具有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不易结渣、活性大等特性,是极为优质的动力、化工、制油制气用煤。

  准东,因煤而生,因煤而兴。这里拥有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露天煤矿,单矿最高产能可达8000万吨。已核准17处国家大中型煤矿,总产能达3.542亿吨,占全疆一半以上。依托先进技术,这里打造了一批以无人矿卡安全开采、“5G+智慧矿山”为代表的千万吨级绿色矿山。通过数字智能化改造,采矿效率提升40%,吨煤能耗下降18%,安全性能也得到大幅提升。2024年,准东完成煤炭产量2.4亿吨,占全疆的43%,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工业经济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在煤电转换领域,准东形成了全国装机配置最优、调峰能力最强,且极具新型电力系统打造潜力的火电机组集群。规划煤电装机规模3373万千瓦,已建成2725万千瓦。2024年,发电量达1298亿千瓦时,占全疆的25%;疆电外送684亿千瓦时,占全疆的54%。电力跨越3293公里,惠及华东地区5000万家庭2亿多人。

  丰富的电力资源与特殊的电价政策,又孕育出新疆规模最大、集约化程度最高的新材料产业基地。目前,已建成电解铝产能296.6万吨、工业硅产能52万吨、多晶硅产能47万吨,分别占全疆的40%、18%和12%。此外,还建成1.8吉瓦单晶硅切片产能和2个铝下游精深加工产业园,铝棒、铝板、铝型材产能达260万吨,成功形成“煤-电(新能源)-铝-材”“煤-电(新能源)-硅-单晶硅切片”一体化产业集群。

  煤炭除了用于燃烧、发电,还有着更多可能性。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列为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重要基地的准东开发区,与宁夏宁东、陕西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齐名。在新疆众多自治区级及以上园区中,准东开发区凭借雄厚实力脱颖而出,产值位居榜首,彰显出其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深厚底蕴与广阔前景。然而,站在更高维度审视,准东的发展潜力仍有巨大的释放空间。

  准东开发区深知,单一依赖煤炭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如何将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发展优势?其发展思路愈发清晰:聚焦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生产高值化、高端化产品,强化煤炭就地深度转化,持续培育发展新动能,力求以同样的资源生产出附加值更高的下游产品。具体而言,就是要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多元利用水平,高质量建设国家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加大能源资源优势转化力度,推动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持续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加快构建新疆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推动建设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取得更大突破。

  于是,一场关乎产业未来的转型突围战打响了。

  聚势准东 产业升级

  2025年1月,自治区党委印发《关于支持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份文件既是赋予准东的政策“大礼包”,更是对准东下达的发展“动员令”。文件明确提出奋斗目标:到2027年,经济总量实现翻番,工业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到2030年,工业总产值再翻一番,达到8000亿元,并朝着万亿产值园区的宏伟目标奋勇迈进。

  面对目标,准东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把责任付诸行动。领导班子坚定提出:要以更广阔的视野“跳出准东看准东”,在产业“质的有效提升”上树立标杆,在经济“量的高速增长”上勇当先锋。立足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前瞻性眼光布局新型算力、绿色氢能、低空经济、智能制造、煤基新材料等战略性未来产业。着力打造2个千亿级产业,即现代煤化工产业和硅铝新材料产业,以及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即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煤电产业和新能源产业,以加力冲刺的姿态,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准东加速度”。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数据印证潜力,发展前景可期。相关资料显示,煤制气完全成本在1.4-1.8元/立方米之间,若以3元/立方米的价格销售,1吨原料煤生产的煤制气可实现约600元毛利;煤制甲醇成本平均每吨1100元,当甲醇价格为2200元/吨时,每吨利润可达1100元,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依据准东开发区东部区域重点发展煤化工、煤制油气等产业规划,2025年,准东开发区在芨芨湖产业园系统布局了一系列煤制精细化工及新材料项目。山能化工、东明塑胶共16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开工建设;以国能、天池能源、新业为代表的6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先后落地;以心连心、宝丰、其亚为代表的71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乘势而上;其亚、富德共1200万吨煤制甲醇等项目也在加快推进。众多煤化工巨头企业项目纷纷落子芨芨湖,不断延伸“煤炭开采—精深加工—综合利用”产业链,推动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胜势。预计到2030年,准东煤制气产能将达到140亿立方米/年,煤制油产能达到600万吨/年,煤制烯烃产能达到870万吨/年以上,甲醇产能达到1200万吨/年以上,煤基可降解材料等高端化学品产能达到600万吨/年,煤炭下游清洁高效利用转化率提高到40%以上。不久的将来,一个世界级的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将耀眼于世。

  “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是量的积累,更是质的飞跃。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当下的速度决定未来的高度。”准东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辉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如果将准东开发区比作新疆工业经济的“脊梁”,那么芨芨湖新城就是支撑这根脊梁的“活力心脏”。它不仅是准东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更是准东二次创业的新高地与引爆点。

  遵循自治区党委、政府赋予准东开发区的发展定位,紧扣昌吉州党委、政府提出的“强准东引擎”战略目标,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芨芨湖全力加快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建设。聚焦煤炭煤电煤化工、硅铝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朝着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集聚化的方向大步迈进,已然成为准东开发区未来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区域。

  未来之城 未来已来

  在准东开发区,东有芨芨湖,西有五彩湾,两座新城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遥相呼应,构成准东的重要功能核心区,上演着精彩的准东“双城记”。

  芨芨湖新城位于准东东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南缘,与天山山脉南北相望,辖区总面积3867平方公里。芨芨湖、西黑山、大井、将军庙四个产业园环绕四周,目前建成区规划面积8.47平方公里,汇聚产业工人30000余名。

  历经10多年的发展沉淀,芨芨湖已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周边产业园形成了以国能红沙泉、中润煤业、天池能源将军戈壁二号矿等9家煤矿为代表的煤炭产业组团,年产能超1.6亿吨;以潞安能源、华电西黑山煤电、国信煤电等为代表的6家煤电产业集群也在加速发展,装机规模超500万千瓦。

  尤其是今年以来,国能、其亚、富德等能源“巨头”加速在芨芨湖落地,让这里的发展如春潮奔涌,势不可挡。煤化工产业从单点突破到串“珠”成“链”,从链条延伸到集“链”成“群”,从集群发展到结“群”成“势”,将黑色的煤炭“淬炼”成金色的财富。在这里,“乌金”不再只是简单的燃料,而是向着高端化工品、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华丽转身。从“卖资源”到“造产品”,从“燃料”到“原料”,准东开发区正以令人惊叹的“准东速度”,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精彩蝶变,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加速奔跑。

  山东能源集团总经理周鸿展望:山东能源集团兖矿新疆能化准东煤化一体化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利税47亿元,社会贡献总额70亿元,新增就业2000余人。

  在生活服务领域,芨芨湖新城基础设施全要素配置,供应稳定、保障有力。城市路网纵横交错,水电管网通达全域,高标准绿化让生态焕发生机。未来3年,计划投入100亿元,为城市及周边注入全新活力。两条发展轴线带动2个片区服务中心和5个家园中心,7个组团分片分区开发,构建起稳定有序、充满韧性的产城融合体。幼儿园、学校、医院、社区、工人文化宫、投资服务中心、健身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生活小区、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建设热火朝天。一座承载着无限可能的“未来之城、创业之城、财富之城、梦想之城”,正以蓬勃的生命力拔节生长。

  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雏形、五年崛新城”的建设目标,准东开发区全力构建“一核引领、十字延展、组团生长、多点支撑”的新城规划空间。作为东部发展核心区,随着大批煤化工、新材料项目的加速落地,到2027年,芨芨湖新城各产业园区生活服务基地预计将进驻10万名以上产业工人,且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下。这里企业高管年薪百万元,技术骨干待遇优厚,产业工人收入位居疆内前列,准东正孕育着中国西部规模庞大的高净值人群。对高端商业与品质生活的刚性需求,将使芨芨湖新城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价值洼地”与“财富新极”。未来,芨芨湖新城将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擘画发展蓝图,实现产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人才、人气、人合”三人汇聚凝聚发展合力,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吸引五湖四海的追梦人在此扎根,共筑辉煌。这片热土必将崛起为产业繁荣、生态宜居、智慧便捷的现代化城市典范,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耀眼新地标。

  风起准东,潮涌能源新赛道;志在巅峰,勇拓产业新征程。从戈壁荒原到产业新城,从单一采煤到多元赋能,准东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和脚踏实地的坚守,在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勇立潮头。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涌动着创新的基因,每一个项目都承载着发展的希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准东必将以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姿,照亮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之路,让世界听见来自西北大地产业崛起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