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吉木萨尔县万亩高山红花迎丰收

“一朵花”吃干榨尽 促农民“花样”致富

  7月22日,在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公圣村的红花地,采花工抓紧时间采收红花。

  □任东升摄

  本报讯  通讯员叶钰、任东升报道:眼下,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的高山红花迎来采摘高峰。广袤田野间,漫山遍野的红花竞相绽放,织就一片绚烂花海。村民们穿梭其中,娴熟地采摘红花,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日,在泉子街镇公圣村的红花田里,采花工们正趁着晨间凉爽加紧采收。得益于平均1400米的海拔、充足的光照,泉子街镇为优质高山红花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红花耐寒、耐旱、耐贫瘠,产量高,亩均收益较传统农作物高出500至800元。

  红花花绒通常需采摘三至四茬,且难以机械化作业,依赖大量人工,这为当地及周边村民提供了宝贵的季节性就业增收机会。采摘高峰期,用工需求可达上百人,每人日均采摘量约20公斤,收入达三四百元。采花工杨岩萍表示:“每年这时都来泉子街采红花。今年花开得旺,采得快,我们一般一天能采20公斤左右,收入很可观。”

  与此同时,吉木萨尔县大有镇的5000亩红花也进入采收黄金期。近年来,大有镇依托自然禀赋,将红花种植作为特色产业重点培育,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广标准化种植,逐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带。

  红花兼具药用、食用和工业价值,其干花可入药,籽粒可榨油,市场前景广阔。大有镇积极对接企业实行订单收购,并着力探索红花深加工路径,建设了韭菜园子村韭康油坊,推动这“一朵花”的产业从单一种植向“产销一体”转型,力求将红花的价值“吃干榨尽”。

  近年来,吉木萨尔县将红花种植作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举措,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和争取社会化服务资金等方式,引导农户规模化、科学化种植。红花产业年创产值超千万元,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特色支柱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