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电力“飞人”马文杰

“闲不住”的“马大拿” 15年守护万家灯火

  国网昌吉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带电作业班班长马文杰在220千伏池幸二线98号塔采用带电作业方式进行消缺处理。图片由国网昌吉供电公司提供

  环卫工人,用辛勤双手呵护城市清洁;人民教师,扎根讲台传道授业;消防救援人员,苦练本领护万家平安;我们,电力检修人员,带电消除电力隐患,守护万家灯火。

  他,是高空“飞人”马文杰,大家都叫他——“闲不住”的“马大拿”。

  利用百余节绝缘软梯,爬上距离地面近50米的高空,顺利穿越220千伏高压电场,完成螺栓紧固作业;手持绝缘操作杆,隔5米距离也能精确复位绝缘子插销。这一切的背后,是马文杰15年的深耕与磨炼。

  2009年,马文杰成为一名输电线路检修工。面对“高空、高压、高危”的工作环境,他一干就是15年。也许是西北汉子独有的豁达,他常说:“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

  5400天,他走遍了昌吉州7.35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每一条输电线路,攀登过辖区内的每一基杆塔,带电消除2000余条缺陷,保持着零事故的完美记录。而做到这一切,并不像我所说的这样简单。

  初入职场时,我就听说有位“不上塔就不舒服”的同事,因为专业能力出众,大家都称他“马大拿”,我便对他好奇到了极致。

  第一次见面,他正在几十米的高空,穿戴着特制金属屏蔽服,敏捷的穿梭于22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道道电弧在指尖闪烁,滋滋电流声在耳边萦绕,从地面仰望,他犹如一名舞者,矫捷的在塔尖和银线之间舞动。我从别人口中得知,正在进行的是输电带电作业,塔上是最厉害的班组,而他,是班长。

  能够顺利进入带电班让我激动不已。当面对高耸的铁塔、带电的导线时,我的心里却打起了退堂鼓,双腿也不听使唤,迈出的每一步都心惊胆战。看着本不用登塔作业的班长在塔上健步如飞,我满心疑问,他就这么“闲不住”?

  “我知道大家每天早上睁眼,想到要爬几十米高的铁塔,心里都沉甸甸的。”一次闲聊时班长对我说,“带电作业技术日新月异,我作为班长,必须亲自上塔才能摸清门道。”

  为了找出作业中的“痛点”,同样的登塔流程他反复演练二十遍;为摸清每个“危险点”,他在模拟线上测试到手套磨破。绝缘子插销的复位角度、螺栓紧固的最佳力矩……这些课本上找不到的“实战参数”,都被他一一刻进肌肉记忆。“多流一滴汗,兄弟们就少一分险。”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再次系上安全带时,我的手掌不再沁出冷汗。抬头望去,班长正像往常一样率先攀上铁塔,当我跟着他的轨迹向上攀登时,忽然明白: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把15年经验化作最踏实的保护绳,系在每个后来者的腰间。

  2023年7月,我国西北地区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投运在即,项目送出线路竣工验收工作进入关键时期,马文杰作为工程验收负责人,带着我们开启了25天的“烤”验——40摄氏度的高温下,每天徒步十几公里崎岖山路,像扫描仪般检查每基铁塔。  

  烈日无情地炙烤着大地,每一步行走都仿佛踏在火炉中,衣服瞬间就被汗水浸湿,嘴唇干裂得如同沙漠中的枯木。即便如此,我这“闲不住”的班长,在完成当天的验收任务后,又去观摩学习铁塔组立工作。

  大家总说马班长“闲不住”,可我知道,这不是简单的勤快。每当系上安全带时,他总会下意识地多检查两遍锁扣——这份近乎偏执的严谨,源于15年来对生命的敬畏。在他眼中,铁塔上的每个操作都关乎两个家庭的幸福:作业人员的安全归来和千万户人家的灯火通明。

  除了“闲不住”,马文杰身上还有一个标签,工作中的“大拿”。

  “有问题给他打电话就行。”“我不知道的他全会,我知道的他全懂!”同事们经常这样说。

  和班长在一起工作的3年,我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能,更从班长身上读懂了“劳动”二字的真谛。

  时钟拨回2023年5月,在一次抢修演练中,我无意间瞥见班长在工作间隙低头摆弄手机,凑近才发现,密密麻麻的图片文字记录了抢修塔组立注意事项、输电带电作业工作危险点……这些见缝插针记录的经验,最终都转化为团队的实战指南。

  “手机换了几代,这些宝贝可都跟着我搬家呢。”班长笑着展示他工作15年积累的“秘籍”。

  “一勤天下无难事”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传授给年轻员工最宝贵的财富。如今,班长会的越来越多,懂的越来越深,干的也越来越精。

  今年39岁的马文杰,依然保持着电力人特有的“节气表”——春防外破,夏战高温,秋排隐患,冬迎风雪。他依旧日复一日地迎着黎明出发,披着月光回家。15年来,他守护光明的初心始终未变。

  他说,每一位电力人都如同夜空中的繁星,温暖、坚韧,星星点点的电力人聚在一起,聚起一束光,用心点亮,就能让“疆”来更美好!

  选送单位:国网昌吉供电公司

  文明之声传讲人:国网昌吉供电公司 周鸿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