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丝路风味踏歌行 文化市集百味浓

——2025新疆舌尖上的丝绸之路美食节暨昌吉州美食文化旅游节文化市集活动侧记

  8月16日,2025新疆舌尖上的丝绸之路美食节暨昌吉州美食文化旅游节活动现场,游客在购买油糕。□本报记者 何 龙摄

  8月16日,2025新疆舌尖上的丝绸之路美食节暨昌吉州美食文化旅游节活动现场,小朋友在体验“吹糖人”。□本报记者 何 龙摄

  □本报记者 付小芳  通讯员 白珂 林如梦

  初秋时节的昌吉,因美食与文化的交相辉映而显得格外热闹。连日来,2025新疆舌尖上的丝绸之路美食节暨昌吉州美食文化旅游节如火如荼地进行。以新疆农业博览园、昌吉小吃街、庭州生态绿谷为核心区域的文化市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八方来客共聚于此,开启了一场“可逛、可品、可赏”的深度文化美食之旅。

  8月16日上午,记者走进昌吉小吃街,非遗展演活动在此热烈举行。来自全州各县市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以及远道而来的山西、福建才艺达人齐聚一堂,携手献上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让现场观众深切感受到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婉转动听的新疆花儿、曲调悠扬的奇台歌谣、行云流水的福建茶艺表演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令观众目不暇接。来自山西的刀削面技艺传承人脚蹬独轮车,头顶面团稳如山,双手持削刀翻飞,从头顶削下片片面叶,那面片精准地飞落锅中。精湛技艺不疾不徐,瞬间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此外,福建漳州的木偶戏团还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样的“非遗”体验。只见艺人手指灵巧转动,木偶仿佛被赋予了生命,配合优美动听的唱词,做出拱手作揖、挥袖起舞等动作,生动演绎着古老的传说故事。

  “我们将闽南的美食和非遗代表性项目带到昌吉,希望向这里的朋友展示我们当地的文化习俗和传统技艺,让大家深入了解闽南文化,增进两地人民之间的情谊。”福建省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演员姚文坚说。

  除了精彩的非遗展演活动,滋滋冒油的烤串、外酥内软的油糕、香辣诱人的胡辣羊蹄等特色美食也令人流连忘返。在昌吉小吃街的商铺内,各类民族服饰与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市民和游客在尽享美食之余,也能尽情选购伴手礼。

  走进昌吉市人民公园,只见公园正门两侧30个展位前,不仅摆放着新疆本地的酸奶、米粉等特色食品,还展示了来自福建泉州的阿秋牛排、德化黑鸡等百余种尽显闽南饮食文化风味的名美食、名小吃及名特优农产品。这些特色食品和名特优农产品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品尝和购买。

  随后,记者步入新疆农业博览园昌吉国际会展中心A馆,只见各展销区不仅展示了昌吉州本地的优质农产品,还展出了来自山西、福建等地的“非遗”作品。

  “我们这款番茄汁,选用新疆本地自然成熟的番茄,口感浓郁、酸甜适中……”“这件剪纸作品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在展位前,展商们热情地招揽顾客,游人们边走边看,或驻足品鉴艺术品,或选购农产品,好生热闹。

  在展馆一角,栩栩如生的寿山石雕、憨态可掬的紫砂琉璃作品、做工精良的陶瓷等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其中一件巨幅剪纸作品《祖国万岁》尤为引人注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原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王银凤向记者介绍,这幅作品是她与丈夫郭树林共同创作完成的,作品全长19.9米,寓意长长久久。“这幅剪纸作品气势恢宏,人物和景物的刻画都恰到好处,真是让我们大饱眼福。为艺术家精湛的剪纸技艺点赞!”昌吉市民李峰说。

  福建美食佛跳墙、山西清徐沾片子、泉州姜母鸭、新疆大盘鸡……移步新疆农业博览园昌吉国际会展中心C馆的丝路美食融合展示区,各类特色美食香气四溢,让人食指大动。只见众多展位前人头攒动,排起了长龙。商家们一边热情地向市民和游客介绍美食产品,一边邀请他们免费品尝。

  在庭州生态绿谷分会场,新疆大剧院室外文艺展演精彩纷呈,众多商家还将自家的特色美食搬至户外售卖。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新疆大剧院门前人潮涌动,叫卖声此起彼伏,市民和游客穿梭于各摊位间,开启快乐逛吃模式,感受昌吉浓浓的烟火气。

  这场以美食为媒介、文化为灵魂、旅游为载体的盛会,展现了新疆的开放与活力,热情好客的昌吉人更是以最诚挚的方式,让每位参与者都能一站式尽享“舌尖上的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