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辉
打造芨芨湖产业园区生活服务基地、开通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准东开发区)企业职工服务班车专线、开辟准东开发区企业职工子女就近入学绿色通道、做实产业融合发展文章……
今年以来,奇台县持续完善协调联络机制,着力在全方位服务、深度融合上下功夫,切实融入准东发展大局,在优化服务保障、助企纾困解难、扩大转移就业、做深宣传推介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建强基地
保障准东开发区生产生活
8月8日晚9时许,准东开发区芨芨湖镇城区道路上车流不息,一片繁忙。道路西侧,“芨芨湖产业园区生活服务基地”的红色大字格外醒目,附近居民、企业职工陆续走进街边商铺购物、用餐、休闲。
“以前进货得跑70公里外的奇台县城,现在方便多了,随时能在这里补充货品。”前来进货的商户张武年说,生活服务基地提供了便利的消费场所,带来了人流和物流,也增强了他扎根芨芨湖镇发展的信心。
“我们响应奇台县委、县政府‘服务准东、融入准东’发展战略,投资近270万元进驻芨芨湖镇,盘活38间沿街商铺,建立芨芨湖产业园生活服务基地,更好保障准东开发区的生产生活物资供应。”新疆天山东部现代农产品物流园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潘竞福介绍,该基地自今年4月打造以来,多家商户已入驻,可提供日用百货、粮油蔬肉、五金建材、机电、劳保、医药等物资,为周边15家企事业单位的1200余人提供配送服务,并带动150余人就业。
芨芨湖镇位于准东开发区东部发展区,辖区总面积3867平方公里,四周环绕芨芨湖、西黑山、大井、将军庙四个产业园,将有望成为准东开发区现代煤化工产业的核心承载区。目前,芨芨湖镇城区规划面积8.47平方公里,产业工人3万余人,道路、绿化、供水、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
“随着产业集聚和人口增长,芨芨湖镇迎来建设高峰期。”奇台县委常委、副县长申龙介绍,今年奇台县加强与准东开发区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对接,加快生活服务保障项目和农副产品供应链建设,在优化生活服务保障上取得新突破。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奇台县农副产品在准东开发区的销售额达2100万元,同比增长7%。
助企纾困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8月9日下午,位于奇台县喇嘛湖梁工业园区的新疆赫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生产线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加工设备高效运转。来自准东开发区电解铝企业生产的大修渣,经过筛选、分拣、破碎、球磨、酸洗、水洗、干湿分离、富集、除杂、三效蒸发、浓缩、除渣、离心及烘干等多道工序,最终被加工为99.2%以上的工业级碳酸锂。
“我们是一家河南企业,今年1月首条生产线在奇台试产。”新疆赫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天才介绍,作为全疆首个大修渣综合利用项目,生产线年处理固废(大修渣、铝灰、炭渣)20万吨,年产碳酸锂等产品近70万吨(销往上海、江苏等地),填补了新疆在铝灰等危废处理循环利用领域的空白,延长了铝基产业链,实现了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这条生产线的顺利运行来之不易。许天才说,试产后原料不足的问题制约了产能释放。在奇台与准东协调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牵线下,该企业与新疆神火煤电有限公司、其亚新疆集团有限公司等达成协议,获得了急需的大修渣、铝灰等原料,解了燃眉之急。
“‘服务准东、融入准东’重在落实,体现在每一件具体实事上。”奇台与准东协调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世元说,今年以来,奇台县聚焦两地企业原材料不足、产销对接不畅等问题,在助企纾困解难上取得新突破,积极推动优势互补、耦合发展,迈出了产业融合的坚实步伐。
主动服务
解决职工后顾之忧
8月8日下午,奇台福州中学校园内,橙白相间的教学楼美观大气,绿茵如画的操场宽敞平坦。装修人员正紧张有序地安装教学设备和实验设备。
这所由福州援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总投资1.8亿元,建筑面积34516平方米,规划设置小学部和中学部共48个班,提供寄宿床位432个,配备了奇台县首个科学实验室和数字化地理专用教室,可满足2280名适龄学生就学需求。
“今年9月,我们将新开设一批教学班,正式为准东企业职工子女提供就近入学服务。”奇台福州中学办公室主任谢转红介绍,为切实解决准东企业职工子女“上学难”问题,奇台县出台《奇台县服务准东开发区企业30条措施》,打破传统学区和户籍限制,将准东开发区企业职工子女纳入招生范围。学校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入学手续,统筹安排学位,并配备优质师资提供专业教学服务。
今年以来,奇台县主动靠前服务,在芨芨湖镇医疗领域投入1168.6万元,为准东开发区芨芨湖镇卫生院、西黑山医疗服务中心等配备医疗技术人员50名,并在西黑山社区、皖能江布电厂、红沙泉煤矿、中联润世、将二矿等地新增医务室5个,最大限度为企业职工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截至目前,奇台县在准东开发区共设立医疗机构8个,累计门诊接诊8900人次,转诊120人次;完成职工体检12500人次,同比增加9927人,增幅达385%。
“我们将细化完善教育医疗倾斜政策,加强宣传,让奇台优质资源惠及更多准东开发区企业职工。”奇台县委常委孙莉介绍,未来将深入了解职工需求,开通更多服务班车专线,统筹教育、医疗、住房、物流等要素,构建“教育—医疗—住房”多维服务体系,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切实解决职工后顾之忧,让其安心在准东开发区发展。
加强交往
切实推动互利互惠
“专业对口、待遇不错,我会继续干下去。”8月9日,站在其亚新疆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公寓门前,27岁的祁文杰对在这里的工作生活感到十分满意。这位来自奇台县西地镇东地村的青年,在企业电解车间负责电器设备维护,积累了丰富经验,月收入已达9000元。
奇台县公共就业服务中心数据显示,今年在准东开发区就业的奇台籍人员已达700余人。
组织人岗双选会、开展带岗直播、举办宣传推介会……今年以来,奇台县加强与准东开发区的交流互动,搭建多种桥梁,促进两地人员、信息双向流动,既推动奇台劳动力赴准东就业,也吸引准东职工到奇台旅游消费,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我们通过精准推送文旅消费优惠、深入企业宣传推介、联合举办体育赛事等活动,促进两地交往交流交融。”孙莉介绍,上半年赴奇台旅游消费的准东职工超过5000人次,带动消费超过百万元。
携手同心迈新程,融合发展谱新篇。“聚焦‘服务准东、融入准东’,我们建立了常态化协调联络和工作推进机制,坚持问题导向、高位推动、实处发力,一步一个脚印,做实‘融’字文章,为奇台县域经济注入了新动能。”申龙表示,未来将立足奇台发展定位和资源禀赋,在招商引资、延链补链、转移就业、促进消费、服务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奇台与准东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共促区域协同发展。